被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的创业教育掀起盖头来

被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的创业教育掀起盖头来

  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对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而言,创业教育是一个超前的概念,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

“第三本教育护照”掀起盖头来

  ■邱开金 周晓玲

  什么是创业教育?在学界或业界有很多的说法,但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概念解说。不过,在众说纷纭的描述中,对创业教育的核心要素阐释相对集中,如创业教育关注和培养的重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技术、创业方法等。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创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无不与全球化、知识经济、终身化学习等相关。尤其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推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刺激,使专业学习与专业对口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大,以创业促学业、以创业带就业,也就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可见,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有着复杂的社会关联,同时也决定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对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开展好创业教育,正确认知、科学实践、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1.正确认知——创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知,主要反映在功能定位、内涵解读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

  创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类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创新创意的素质和能力。当前,有人将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把目标定位在纯粹的商业活动上,这是最典型的创业教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应当引起重视。客观地评析,创业教育过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性体验创业和意念中想象创业是主要的形态,创业教育播撒的是创业的“种子”。

  创业教育内涵的解读,就是要明晰创业教育内在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要做些什么?创业教育有自己内在的生成机理:首先是创业意识的培养。因创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方式,创业意识有多向性,如创业主体意识、创业战略策划意识、创业风险意识等,需要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其次是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教育活动,依据创业必备的素质,激发学生善于探究、乐于求新求异、敢于挑战担风险的品质,训练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再其次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者需要有善于洞察的睿智和果敢决策的品质,其中专业文化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创业者创业的先决条件,创业教育不能排斥通识性、专业化的学习过程。

  职业的价值取向,是创业的动力源泉。创业应当是一种智者的抉择和行动,在心理层面,创业是个体职业意识倾向与个人优势兴趣结合的产物。但从外因看,创业教育则要帮助学生形成创业的理智,如人职匹配、量力而行的原则,市场调查的方法,经济运行和掌控的技巧等。在创业教育中,纯理想化的说教或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2.科学实践——创业教育本真意义所在

  创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以致用,使专业文化知识内化为潜在的能力素质。因此,创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科学实践,作为教育过程,也就是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

  创业教育教什么?这是十分繁杂的问题,就其影响的因素参照,必须要兼顾几个方面。一是以生为本,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在市场经济发育较为完善的条件下,专业的边际不断扩张,为同一专业不同角度创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因志向不同,跳出专业创业、依托专长错位发展的创业趋势也日渐明显,创业教育理当因学生将来创业之需而教。二是创业能力的发展以一般能力为基础,所以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专业化教育,同样也存在于普通教育,因此创业教育的内容应当渗透到育人的全部课程之中。三是创业教育是相对独立的一种类型教育,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创业课程设置、服务创业能力训练的实践流程设计等,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必修内容。目前,在创业教育的实践中,教材开发滞后,教学内容单一,创业教育等同于一般文化教学的现象突出,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创业教育该怎么教?总原则应该是依照课程的性质、遵循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而教。创业教育担负着创业能力培养的重任,必须加强实践教学。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严格根据创业的规律和流程,按照创业进程设定和分解教与练的内容,其中,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占50%,由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教授的课程至少占1/3,学生动手环节的内容不少于50%,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学习借鉴。此外,必须因人因业而教,强调个性化教学。学生创业的方向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学习的诉求也就不可能一样,目前创业教育大班化教学的方法必须改革。特别要提及的成功教育案例是,有的学校实施项目式创业教学,让学生自由组合,或虚拟性创业、或实业性创业,教学根据项目确定教学内容,全程跟进,创业教育有声有色,很受学生的欢迎。

  创业教育谁来教?这是创业教育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在目前又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古人有言,师者是学道在先。主授创业教育的教师,自身有无创业的经历是胜任创业课程的前提条件。据相关调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多由三类教师组成,即思政课教师、就业或职业规划课程教师、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而其中真正具有创业经历者微乎其微。没有创业体验讲授或指导创业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现在,依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高校必须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看来师资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解决。

  3.制度保障——创业教育的导向和后盾

  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其涉及面广,内在关联错综复杂,要确保创业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制度的保障极为重要。

  领先,创业教育的导向要从制度上确立。就现实看,创业教育的乱象不少,如有的将创业教育当成一门文化课,教室中讲创业、课堂中练创业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将创业教育等同自主创业,教学采用“放羊式”,简单以创业的经济效益评定学习优劣……针对此,创业教育的规范,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导向极为重要,绩效评价要尊重教育规律,导向要突出教育性。

  第二,创业教育要坚守教育公平的原则。随着创业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各类竞赛也热闹非凡。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以比赛搭台,让少数学生崭露头角,以此去感召和激励同学的创业热情,这无可非议。不过,毕竟成功的、或能有机会参赛者是同类专业中的极少数学生,创业教育的关注面、着力点仍然是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创业热情而又面临困境或挫折的学生。当前有种很普遍的现象是学校讲创业教育,总喜欢对成功者津津乐道,而忽视了大多数的创业弱势的学习者。

  第三,对创业教育要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学游泳不下水则不达,而学创业只是纸上谈兵也难成。政府和学校应筹措专门用于支持学生创业的起动资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排解创业资金问题。

  总之,创业教育说到底,它是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担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从教育观念到教育体制机制,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绩效评价到教育功能较大化,是一个有机联动而完整的教育过程,实施过程中决不能厚此薄彼。(作者邱开金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所长、教授,周晓玲系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中标公告
下一篇:创业教育不能局限于企业家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