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宝一:借语言优势,破职业“天花板”
外语能力作为“砝码”的强势丝毫未减。在经验和专业能力达到一定层次接近职业“天花板”时,出色的外语水平将成为一个有力的支持。
上海今年第三季度各岗位的应聘情况表明,充足的外语能力将有可能为者带来千元左右的收入增幅。以“行政秘书”一职为例,如果具备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再辅以外语听、说、写等技能,不仅可比别人少用1年左右的获得,而且“职业青春”平均可延长约5―10年。
除了提高收入,掌握外语还有助于降低的强度。以财务类岗位为例,一家用人单位需要“1名具有5年从业经验,精通财务,能独立处理相关事务的财务经理”,引来的应聘者高达46人;而另一相近岗位,只因设有英语门槛,要求“能阅读英语文件和报表,并用英语进行交流”,尽管岗位提高了1000多元,应聘者却反而缩减为5人。此外,有日语要求的岗位,竞争激烈程度又比“英语”缓解了约一倍。
法宝二:“技术”要看关键字--及时、精深、对路
学习什么技术、培养什么技能,对于求职者来说十分关键。专家分析指出,技术除了要“常新常变”,还要“不断升级”。
专家以技术缺口较大的产业为例分析说,上海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重镇,汽车行业的需求长期来比较旺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生产技术人员的供求比为3.1:1,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究其原因,在于人才培养与更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目前最缺的,主要是技术和服务两类人才。对技术研发人员的要求,一是经验,一般为5年以上相关经验;二是经历,不仅熟悉开发与制造,最好还有具体生产和操作的工作经历;三是学历,一般都在大学本科以上,且具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和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掌握英语、德语或者日语等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据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人才市场,优秀的技术人员仍将是用人单位的香饽饽,建议求职者要及时、精深、“对路”地掌握专业技术,以便能“站稳”一个好岗位。
法宝三:注重经验的积蓄
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公共网发布的各类招聘岗位表明,“经验”作为用人单位最为共性的一项要求,仍呈现不断“加码”的态势。
上海公共招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岗位,普遍要求有5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以软件人才为例,今年前三季度软件开发人员的供求比为1:1.67,即平均每100个岗位,有167人应聘,月均薪酬约为3000元至4000元,其中高的可达上万元。然而岗位的实际“满足量”却不尽人意,除了大部分软件企业对这类岗位的标准设置高、要求掌握多种常用软件编程工具之外,更强调“必须具备实际项目开发经验”。
据分析,“经验”之所以被如此强调,其中还不乏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耐心和责任心的双重考察。企业认为,近年来愿意“从一而终”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不留神便会在“跳跃”中迷失方向,丢掉“积蓄”。专家由此提醒,一些身在的年轻人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定性和耐力,积累足够的经验,从而取得更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