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35岁――咋就成求职的一道门槛?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2-26
35岁咋就成了一道门槛?,年龄和人才评价无关,招人不该有年龄这道门槛,

35岁咋就成了一道门槛?

“找工作嫌你老,想退休嫌你小。”如今,35岁对很多者来说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

看过的人们或许注意到,招聘单位一般都规定者“年龄在35岁以下”。对人的一生来说,35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学识、工作和经验趋于成熟,他们的合理流动对社会大有裨益,因而非常必要。但很多招聘单位却一味拒绝他们。

为什么招聘单位更倾向于接纳35岁以下的员工?据省城许多单位的负责人介绍,35岁以下的员工可塑性强,易开发,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他们学习能力强,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维。还有一方面,用人单位更愿意用薪水要求低一些的年轻人,节约企业。而35岁以上的应聘者没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拼劲,往往缺乏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工作效率受到一定限制。35岁以上的人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容易凭自己的资历优势,使认为不如年轻人那样易管理。而且有部分35岁以上的求职者文化程度偏低,又忽视了个人的“”,在激烈的市场中被淘汰也在所难免。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35岁以上求职者“不被看好”的状况,并且年龄越大,求职的难度也越大。

省城某商业企业部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为什么对员工的年龄要求在35岁以下,这是因为顾客的心理都是愿意看到为他服务的是一位年轻、充满活力的女性面孔,而且的站立式工作方式也决定了年轻人的优势明显强于中年女性,一天8个小时站下来,年轻女性还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而35岁以上的女性早已体力不支了。”她说,年轻女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强于中年女性,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所以单位招人当然更偏爱年轻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市场上提出35岁以下要求的岗位,大部分知识技术含量并不高,年轻就容易成为优势。而高层岗位往往都需要有技术、有特长、学历或职称的,这样的高层次人才在流动时是不会受年龄限制的。

年龄和人才评价无关

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省职业介绍中心马主任介绍,由于目前我省劳动力资源市场供过于求,才会导致招聘方占据主动权,可以对求职者提出苛刻的年龄要求,这其实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超过35岁以上的不招收,这会使用人单位失去一些招收到优秀人才的机会。

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浅显道理:新买的自行车各个零部件需要磨合,只有用上一段之后,自行车骑起来才会又轻又快又稳当。35岁以上的中人,就像经过磨合的自行车,正是好用时。他们经历了年轻时的毛躁和莽撞,已变得稳重而踏实,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不仅完全有能力应对工作,更能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与才智,不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与,这是他们与年轻人比不同的一种闯劲。

另外,超过35岁的重新再的人,往往会格外珍惜再就业的机会,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省城钱塘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在社会上招聘了一些超过35岁以上的下岗职工,在被录用后,工作表现很好,不容易出错,受到普遍好评,就是这方面的有力证明。

再说,一个人成为人才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的磨砺,各方面的能力才会逐步成熟。35岁年龄阶段的人士,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身,思想最活跃,创造力最强。事实上,一个年轻人,毕业进入社会,年龄基本在22岁左右。此时的他们,理论知识虽然较丰富,但实践经验却往往很贫乏,更不要说其他诸如精神培养、人际关系融洽、阅历的丰富等成功立业必需的非智力因素了。

因此,可以说,除了极少数的天才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经历了无数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后才会在自己的专业、事业上崭露头角的。事实上,我们身边的不少企业领导、学科带头人甚至各行各业颇有成就之人,大多都在35岁以上。

招人不该有年龄这道门槛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而年龄限制如今大行其道,这首先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其次,在促进就业已成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它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部分大龄下岗人员长期找不到工作,游离于劳动保障之外。长此下去,不仅误导劳动力市场供给双方,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且给社会长治久安带来隐患。

35岁成为求职的一道门槛,看似市场行为,实际却是人为因素所致,它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偏颇的用人观念。马主任告诉记者,机制、制度诚然是防止“35岁现象”的有效手段,但要从根本

上消除就业歧视,还要打破陈旧的用人观念。用人单位认为35岁以上员工使用成本高、难管理,主要是因为不少管理者习惯了原先论资排辈的人才使用观念,长期以来形成了更愿意用年龄和资历,而非能力和业绩来评价人才的思维定式。事实上,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光凭年龄武断地去划分是肯定行不通的。古有“太公八十遇文王,甘罗十二为丞相”,年龄与评价一个人是否是人才无关,这个道理古人尚且明白,今天我们再用“35岁”的硬杠杠教条地人才,岂不令人汗颜?杜绝“35岁现象”,需要将“能者即为人才”的观念深入每一个人的头脑。35岁以下固然是竞争的一大优势,但这并不是竞争的唯一标准,因为更重要的还有德、才、能力、经验、资历等。招聘单位以35岁为标准,只看到了35岁以下的年龄优势,而忽视了大龄者更大的优势。希望用人单位尽量减少年龄上的歧视,即使有特别规定,请附带上解释,真正回到聘用真才实学的轨道上来,这对许多所谓职场上的超龄求职者也是一种尊重。只有不搞年龄歧视,企业才能获得更大选择空间,招聘到推动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也提醒大龄求职者们应从一味埋怨中走出来,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这些职业缺陷,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充电”,学一门能独当一面的技术或手艺,就省得和年轻人们一起去劳动力市场挤来挤去,适合自己的工作自然会找上门来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