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的心态修炼——三年混社会的21条感悟
生涯规划关注者 王兴权
人,终究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才会有意义和有意思,如果你一个人过,一定会把你逼疯,这就是监狱里独囚的厉害。这里把我三年混社会的一些感悟和总结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当然了,并不是我混得好,我只是把自己的一个失败或所闻所见写出来,千万不要以此来衡量我个人!(这是08年的一点所想,希望对大学生有些许帮助)
一、成长心态
1
、舒服和辛苦是一定的。
杨澜说过“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牛根生也说过“学得辛苦,做得舒服;学得舒服,做得辛苦”,是的,人生的舒服和辛苦注定是对半平衡的,即如果你能活四十岁,一定是有四十年更辛苦一些,有四十年更舒服一些,对于诸如我辈的年轻人来说,就要选择了:是现在先辛苦一下,还是日后辛苦?我的选择是,四十岁之前辛苦努力工作,以谋得人生后半场的舒服与幸福。因为,当你四十岁之后再去奋斗,精力、脑力、体力等都大不如以前,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是比较小的。
2
、付出与回报是不对等的。
是的,当你认同上一条时,我马上就要打击你了,因为,生活、事业并不是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有来有往,有些时候是你的努力还不够,有些时候是你的努力被人家阻碍了,如公务员等一些考试一样;有些时候是外在原因阻碍了你的进步,如地震等;有些时候你只是努力了一下就放弃了。
这里交代三个效应:
1比1,3比1,1比0。在人与动物的交往中是严格遵循1比1效应的,即你对狗好,狗就对你好。但人呢?就不适用了,因为,人太复杂了,人与人的交往往往是3比1效应,即给我三次好处,我才会给你一次回报,想想我们的寝室关系吧,正是这样的,但如果你只给人家一次,那他还你的机会就是最小的;在付出上就是这个样,你要先付出三倍,才会得到一倍的回报。
1比
0效应有两个解释,第一是努力了好多,但最后一点你没有坚持,那么所有的努力就全归零了,比如:一百步的路程,你走了九十九步,但最后一步你没有继续,那么刚才所走的就全都无效了,这个在公司的结果至上文化中是最明显的,也就是你的努力没有产生最后的结果,有些新鲜人努力加班,虽然比别人干的时间多,但干的效果却很差,因此努力与付出不平衡了就开始懈怠工作,其实是不明智的,老板并不关心你怎样做的,关键是你做成了什么。
第二个解释是,你可能做了一百件好事,你可能帮了一个人很多事情,但如果你做了一件错事,如果你没有帮他最后一件事,那么你以前所有的“好”将统统被现在“不好”所覆盖,在他的心中彻底归零,甚至是负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因,当然,这是很不公平的,但人就是这样怪。
3
、世上很少事是非黑即白的。
以前,我们把不是朋友的人就归为敌人,其实是不妥的,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帮你说话办事的人是朋友,不阻碍你办事、不说你坏话的人也是朋友,就是朋友的层级不一样罢了。看事情不要太绝对了,有些事情换个角度看就是对的,换个人、换个场合就是对的,千万不要把应试教育那一套拿出来看世界,你会很累。
什么叫“六十耳顺”啊?就是说你看透了世界,什么都不是好与不好的两元论,而是多元思考了,诸如我辈的年轻人现在就要培养这种思维,别把自己搞得太个性了,什么“不是我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这样树敌过多一定会让你吃很多亏的,当然了,不吃亏的人就没法成长了,不相信过来人忠告的人只有以身试法了。开放你的人生、打开你的心态,这样的成长会更快。
4
、没有谁是一成不变的。
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有的同学在班级里表现得一无是处,但在社会上混十几年后竟然大有作为,而那些在班级里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却往往过得不如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什么理由?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八个方面的能力,这里不行,那里行,但学校就以学习成绩来衡量一切,这种评价方式当然会让老师大跌眼镜了。
第二,能力——学业能力、商业能力、职业能力的不同,这个在我博客中有文章论证(能力十问),就是说人家学习不行,但做生意很好。
第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有的人起跑快了,有的人前几圈跑快了,这样他就领先了,有的人溜号跑慢了,有的人出了点小问题停下来处理,这样他暂时落后了,但几圈、十几圈的领先并不是最终的成绩,因为,那些落后的同志们千万不能因为跑慢了几圈就弃权了,因为人生是算总账的,还没有到终点——死亡,你为什么要放弃呢?中国人都是盖棺定论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放弃自己。
什么叫算总账,人生每一步都是有总账的,就是说过程你可能搞得很好,但这不是评价你优秀的所有,而是你的结果——下一步如何才是关键,如大学生在大学四年过得怎样并不是评判他大学好坏的全部,而毕业时的工作状态才是关键(当然,还有更长远的将来,如果你在毕业时还比不过人家的话),因为,你全部的努力都是为了下一步,因为当我们落后时我们就和优秀的人比下一步、下几步,这种策略也是回答比你优秀的人与你共同竞争同一岗位的策略,因为,起点我输了一点,但下一步目标我一定会赢。
5
、生活中哪里都有收获。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就是这个道理,街边小孩的姿态、公园里大树的形状、大街上的美女都是一种美,就看你是否有一颗发现的心了。同理,有的年轻人认为,学习就要在学校、就要看书、就要上网,那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方式了吗?不是的,时时处处都是可以学习的,做公交车看人性、上厕所看人的素质、坐火车锻炼你的交流能力,只要你注意观察,随身携带笔记本记录下来,千万别忘了你随时的灵感和思考的火花,这样你的悟性就会越来越强,这就是所说的学习力
。
6
、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
人都是这山看着那山高,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从而不是很珍惜当前所拥有的,尤其是当你没有深入地了解你所期盼的东西的时候,很可能你千辛万苦所努力追求的不是你想要的,这就是说你首先要体验你想要的,然后再判断是否一定要得到。其次,你要把握住现在,
人最大的痛苦并不是得不到他想要的,而是错失他曾经拥有的,待明白过来时已经“过去就不再”,这时再后悔也已经没用了。
为了以后不遗憾,为了避免“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遗憾,你一定先要盘点一下现有资产:如父母、健康的身体、还在上学、还有梦想等等,然后逐一建立一个“现有资产管理表”,尽全力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可别等待(这个本博中有“人生六件事千万别再等”一文),从而发生诸如“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悲剧。
7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一碗饭、一念间或一口气而已。
这世上有什么过不去的槛吗?其实,没有。只要全力以赴了一定都会过去,就怕你忧虑的时间大于努力的时间,那么你只有祈求上帝了。
失业了,人生就完了?不!他只能证明你不适合吃这碗饭,而不是说你日后无处吃饭,也不是无饭可吃,千万不要因为这个而自暴自弃,或惶惶不可终日,不值得,而且也没有必要,咱换个地方再吃饭就是了,可别因为这点事而否定自己,不过一碗饭而已。失恋了,与朋友绝交了,就没戏了吗?不是的,“中华儿女千千万,这个不行咱再换”,这个不合适就放弃所有吗?千万不要因为一棵树不合适就放弃整个森林,这不过是一念间的思考而已了。有必要因为一点面子问题就打仗拼命吗?有必要为一个座位、排个队、过马路而发生不愉快吗?没必要,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先让给他又能怎样?你会少什么吗?如果说会,那就是少了一点危险,少生了一点闲气,有什么?不过一口气而已,呼不出来就吸进去好了。
二、人际关系
8
、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
有些人觉得,这个工作不好干,就想换另外一份工作,他觉得,换了工作就会容易些,但是,换的结果往往让他不如意。有的学生觉得,这个专业没意思,不好学,就想换另外一份专业去学,总以为,换了专业就会好,其实,换了还是不满意。为什么我们总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呢?因为我们的决定往往是在不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一旦我们接触了、了解了就会发现与自己不符,而后就想放弃。正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我们因为不了解而走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所以,慎重地做出下一步的选择,然后才是全力以赴的努力。
其实,世上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步的选择上,尤其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
9
、理解与珍惜别人的劳动,换位思考
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工作是容易的,因此,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去做自己的工作,做自己的事情。因此,你所享受到的社会上每一个服务都凝结了别人的劳动,可是,你是否珍惜了呢?当你走在大街上,你是否会随手把垃圾扔掉?当你使用完厕所时,你是否会保持清洁?你是否觉得你现在所使用的都是理所应该的呢?所以你就无所顾忌地、超额地适用?是的,为你服务的每一个人、参与社会分工的每一个人,都会得到他的劳动报酬,这就是你肆意妄为的理由吗?
我们都知道,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同理,你尊重别人的劳动,别人也尊重你的劳动:如果你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然而,课下把你的劳动成果、问题拿给老师看,老师也会一定尽力帮助你,反之,一个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成果的学生,一定也不会得到老师进一步的帮助。因此,从功利的角度看,如果你想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如果你想更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请首先尊重他(她)的劳动成果——比如,善待对你做清洁的阿姨,好生对待餐厅的服务员等。因为这样,你也就可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其实,这就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如果你能理解到别人的不容易、问题、劳动,那么,你将更深入了解他的内心,这样在日后的交往中就可以对症下药。比如说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压力就是找到最适合的岗位人选,一个记者最犯愁就是一个没有好的新闻线索,等等,如果你能了解这一点,就可以随时跟他们联系工作、实习等。
10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鸟大了什么林子都会有。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要用童话世界般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因为人一多,啥样的人都有,好的、坏的、傻的、奸的、正常的、变态的等,你要做的并不是按照自己的完美思维去改变这个林子、这个世界,而是要学会接纳、理解,毕竟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大的生态系统,如果人都一样了,那这个世界很快就完了。比如说,一个公司里,有的人埋头干活,有的人应付工作,有的人偷奸耍滑,有的人光说话不干活。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千万不要这看不惯,那看不惯,尤其是因为这些看不惯——别人的状态,而选择离开。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会选择一种生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结合自己的情况,其实,每一个人的表现都是合理的,因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并不是以你的单一价值判断作为标准的。
上段话说的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在这个林子里总有些傻鸟、笨鸟,同时也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聪明鸟,这些聪明鸟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寻找另外一个林子,但这只是一个想法,因为他的翅膀还不够硬,能力还不够大。如果你真的想摆脱掉这片林子,那么,只有一个办法,让自己变成大鸟,然后就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去寻找你心中的“挪威的森林”,此时你就是一个自由之身了,可问题是,你现在是大鸟吗?
11
、没有谁欠你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都被家里给宠惯了,这在家里是正常的,但当步入了社会,一切都不是这样了,无论是陌生人,半生不熟的人,还是熟人,你们的关系都是建立在非血缘的关系上,都是不稳靠的,你们之间的信用是随着交往深入和事情的处理程度而不断加大,但你要清晰地牢记一点,他帮你并不是欠你的,虽然他可能已经欠了你人情。其实,这就是感恩的心,有了这种心态,你与人的交往就会更和谐??些,因为他觉得他的付出得到了尊重。希望诸如我辈的年轻人都跟帮助过自己的人说声谢谢。
12
、有人的地方就有机会。
很多人都是没有家庭背景的,但是我们在社会中的发展确都实实在在、时时处处地用到“关系”,没有关系怎么办?没有关系就要创造关系。理论上讲,跟你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潜在关系。你们可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如果你有建立关系的心,机会就不会转瞬即逝。公交车上,火车上,图书馆里,电影院里,校园里,这些地方都是潜在的建立关系的场合,因为有人就有机会。
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怎样才能从陌生人变成半生不熟的人呢?那就是与人为善,日行一善,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为别人排忧解难,这样才能增加你们之间的信任,比如,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一个座位;看到别人负重,帮忙拎一些;电梯里,帮双手抱东西的人摁一下楼层;排队时,给特着急的人行个方便,这些都是与陌生人建立好感的方式,而你是否做到了呢,如果你认为这样做是吃亏的话,那你的关系网就会很小,因为你自己阻碍了与陌生人交往的通道。
13
、关系都是需要维护的,没有人想做你的ATM。
当你把陌生人变成半生不熟的人的时候,你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将至变成熟人,因为只有熟人才好办事。但是,很多人得到了名片,就不再联系人家了,而是等有需要时再去翻人家的名片,求人帮忙。而此时,人家已经忘了你是谁,他怎么会帮你的忙呢?其实,不管是朋友还是亲戚都是需要走动的,如果不常走动,亲戚也会不亲,这就是维护关系网的道理,因为中国人最反感的就是现用现交的人,平常不联系,等到有事的时候才去找人,他当然不愿意理你了,其实你也是这样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做你的
ATM,除了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你的亲戚都不会愿意做你的ATM,因为你们的关系是不稳定的。那么,你会怎样维护你的关系呢?
14
、你混得更好才会更受关注。
当你不如意的时候,除了你的父母,其他人都不会挺身而出的,当然,他们并不是为了看你的笑话,而是觉得你现在没有帮助的价值,或价值比较低,这并不是要说人有多么坏,而这是人的趋利本性所致。试想,你帮助过几个不如意的人?比如乞丐。而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当你不需要钱的时候,当你不需要掌声的时候,这些都会加倍地给你,并且会把你的生活打乱,把你烦得要死,这就是马太效应。中国人都是习惯于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的。你要做的并不是打破这种陈规陋习,而是在接纳中理解,在理解中奋发。如果你现在很平常,那你除了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因为社会就是这样功利。如果你进入社会,你就要遵守这套游戏规则,而不是打破这套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