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春来得晚。
在这边陲城市,到草长莺飞至少得待到五月份吧。
但是,走进三月,我们明显感觉整个城市已经明朗起来了。
朋友提议说,出去走走吧。
这倒让我怀念起大学时的假期独游了。记得每逢假期,我便挎上简单的行囊,告别熟悉的校园开始我的假期旅行。那时,没有功课的重负、人际的缠绕,加上求学期间尚有些稿费收入,无忧无虑。我家在东海之滨,而学校身处北国边陲,区间纵横大江南北数千里,这也便为我提供了宽广的游离空间。
远离城市,身即如跳进了万顷碧波的鱼儿,悠哉悠哉。感受故宫的森严,领略西安碑林书法艺术的魅力,流连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释放心情,寄情于途中、山水之间,“我以新鲜的目光愉快注视
/
并且稳健又轻快地漫步
/
走过丰美世界的河谷草地……”我喜欢独游,于是便也少却了群游的喧闹与牵绊,多了一份空间与自由。没有日程计划甚至路线的约束,只是不停地在走,去感受,去思考,只有在困倦的时候,这才寻找来时的路、回到旅馆歇息或在临近年关时匆匆买张车票连夜赶回江南老家过年。
那时的风,那时的雨,那时的心情,很美。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悲愁与逍遥交织。这是旅游心情的写照,也是人生局旅的真实境遇。
告别熟悉的城市,置身于陌生之中,我这才发现许多失去的东西并非我所必需,在流连于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与大自然的交融中,找回自我,净化心灵。
英国作家史蒂文森所说:“要不久留一地,长期不想旅游;要不拼命赶路,顷刻数里,不得终日栖栖遑遑,早为晚忙,晚为早忙,空负一天风月。”有空出去走走,把世俗与舆论的重重束缚干净——把那缠人恼人的永不休止的讨厌自我融入到自然的神力之中。
旅游的意义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我发现许多的名胜古迹已是让人望而生畏,“相见不如怀念”的了:人山人海,商贩满目,垃圾成堆,到处充盈着举着小旗,成群结队,掐着钟点的旅游团的人们,市井的喧闹淹没了名胜其原有的自然灵气与人文内涵。
常见一些满头大汗的人们,手捧导游图,肩挎照相机,按图索骥,在某某峰、某某亭“咔嚓”几下,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地离去,继续奔跑。
有朋友刚从某著名景点回来,她大发感慨,怀着朝圣者的心态走进仰慕已久的景区,却是满眼的喧闹,北方人吵吵囔囔,南方人唧唧喳喳,象置身于嘈杂的自由市场。
喧哗吵闹、随地吐痰、破坏文物……,如果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却因种种不文明行为,让人指责、丢国人的脸,非要国家出台行为指南、文明公约约束你,这又是何苦。
其实,旅游也不可能是什么终极目标,旅游只不过是一种随意的、适度的借境调心的休闲方式。
当然,“仙境不在远处,佛法只在心头”,一个心理负荷繁重的人,即使他身体逛遍天下美景,他也是没有走出自己局促的藩笼,也不能说他都去过了哪里。
趁着好时光,我们出去走走,不一定走多远,关键是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