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原教育部职教司司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金土,作《要进一步重视和研究“学生”》专题报告。
杨司长围绕职业教育重视和研究“学生”的问题,通过对六个命题的解读,深入剖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和教育应有的方式和方法。
第一个命题:学生,是中国教育十分阳光而又十分沉重的话题。杨金土副会长结合大量生动的事例和图表,以及自己多年来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经历,向在座的老师和学生论述了当前我国的“教育文化”所引发的思考,并结合“司空见惯的中国现象”以及新兴的“鞭打教育”等新现象,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了我国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同时存在“办学商业化、教学应试化”的问题,并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
杨金土副会长就人们对职教价值认识的轨迹和职教课程开发目标和重点演变来深入地论述了职教的“大众性”和“实务”性两大属性以及“以人为本”才是现代职教的核心价值,强调职教应该从“关注人人、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人的心灵净化和觉醒”三方面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第二个命题:学生是中国职业教育特别阳光而又格外沉重的话题。中国职业教育“特别阳光”是因为职业教育肩负面向大多数人群和大多数职业的非凡使命;职业教育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亿万人的命运;职业教育关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职业教育正在做着更加难做的事情;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同时中国职业教育“格外沉重”是因为技能人才地位低下,学生的“无奈选择”,社会舆论的偏见,职业教育薄弱等等问题,一时还难以改变。德育研究的任务,主要是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同学生离得最近、同学生的成长贴得最紧。
第三个命题:对学生的研究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育人为本”是国家对教育一再强调的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如果对所“育”的对象不够重视或缺乏研究,就谈不上对这个指导思想的贯彻与落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和学的关系在发生变化,“学”相对于“教”,被关注的程度在不断提升。要解决好“学生”这个题,从微观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宏观讲,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
第四个命题:保证学生和学习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但是不赞成“学生是上帝”。对于“教学双方”,要坚持“双主体”的观点,即学生和学习。师生之间学生是中心,教学之间学习是中心。我们要注意到,教育服务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服务,教育服务至少具有接受某项服务的资格要求;有改变服务对象思想行为的责任;被服务结果因人而异,与成本无关;服务周期长,并追求终身效应的特点。
第五个命题:对学生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尊重和信任。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切忌以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人。尊重和信任的态度,来自于对学生理性和客观的分析。相对于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职业学校的学生工作特别难做,从总体上看,这是个事实。可是,正是因为“更难做”,才使职教工作显得更重要,才使职业教育过程出现更多感人的故事。
第六个命题:师道回归 ——为人师表。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按照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定义,可以说如果不面向人人的,那就不能称其为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事业关注人人也成为可能,单一类型的教育做不到这一点。
杨司长强调:“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考察和对待职业教育的价值,能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学生,更客观地评价学生,更有效地办好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