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办公室炮灰(二)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19

关于这种Ⅱ型炮灰,如果是主动做炮弹类型的,基本没有什么解药。因为当事人并没有自觉性,而且估计在做炮弹的时候得??的甜头还不少,自然更缺少改变的动机了。而当其一旦沦为炮灰,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了。只有一点可以反省一下:在职场你是否把别人(尤其是与自己资历相同的同事)都当傻瓜?如果有,而且如果你的IQ没有达到160以上,那么还是需要有所改变,职场钻营的动机需要收敛一些,并且最好改钻营为协同合作的努力。职场发展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资源就是同盟军。岳飞同志在职场对谁都攻击,说别人怕死、腐败、无能。最后被下狱时,竟然没有当权的同僚为他求情。所以,职场混还是要学习张居正,无论何时都有人为他说话,而且为他说话的人都不是一般人。而对于Ⅱ型里的被动攻击型,需要更清醒地看世界,要知道世界就是不公平的。“speak up for your own right”这样的壮举需要有丰富的群众基础以及领导者基础才可以。而要满足有丰足的群众与领导基础,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国美的陈晓与黄光裕之争,鹿死谁手且看谁的群众与领导基础到位,冷眼待剧情变幻吧。
成为职场炮灰的第三种类型就是“你知道的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后面会接上什么。在职场,信息就是权力和权利。因此许多人职场混迹的原则就是高度敏锐地捕抓“内幕”。比如管理者往往会培养几个“线人”来了解下面员工或下一级管理者的心思与动向;下层员工则总是关注着从领导办公室出来的人。但因为这种信息渠道的不正规,往往使得这个渠道里的信息变得“小道化”。而信息小道化之后,往往会被不由自主地演义,因为每个信息传递都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力与权利为信息附加了新内容。
于是掌握这些小道消息太多的人,往往会被当成“搅屎棍儿”遭人厌弃。因此,面对小道而来的“秘密”,需要“不参与,不评论,不作为判断标准”。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知道太多”不得不“被炮灰”的结局。另外,还有些领导故意想表现得很亲民,而把自己的秘生活、自己的一些小缺点暴露给了一些下属。其实这对于领导与下属都是非常危险的。领导可能是一时冲动说了些极端的话,之后可能会很后悔。而下属则因为“真的知道太多”而成为领导眼中特别的人——特别被当成会随时出卖自己的人。面对这种领导的私密信息,还是学学这位职场高手的方法吧。姑且把这位高手称为老H。老大给老H说了一个秘密,并特别叮咛他要保密。结果老H的反应是:“哎呀,现在年纪大了耳朵不好记性也不好,您刚才说的是什么来着?”
其实炮灰的类型还有很多,比如还有那种“被炮类”型,即太怕“被炮灰”反面逃避职场纷争,结果要么广泛地“被炮灰”,要么连炮灰的资格都没有了。还有就是那种喜欢职场斗争但却不自量力而败阵出局的类型。还有一种就是幻想职场清平的,就像傻根喊出“谁是小偷,出来让我看看”一样地喊出“有本事向我开火”。还有一种就是,为了工作起早贪黑,为了博得领导青睐宁愿主动加班,结果光鲜的身份和外表,是用牺牲个人时间和健康换来的表象,结果只不过成就了自己进入“白领炮灰团”变成一个十足的职场“焦郁碌”(焦虑、郁闷、忙碌且碌碌无果)。
对于上面几种正在变成炮灰的人,如果有自觉性,能够去反思改变还有改变的机会。其一,想想自己工作是为什么。其实许多时候人们把工具当了目标。把在职场上位、博得领导赏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作为目标。其实这些只是过程,目标就是这些都达到的时候你想做的事情。记得看过一个报导,说有一个技校的学生买彩票中了500万,然后他就收拾行礼不辞而别地退学了。把学生完全当成了未来赚钱的目的。相信那个小伙子有朝一日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其二,给自己做好定位,还是先好好地以别人期待的方式出现,然后慢慢改变。否则人们会吃不消,以为你想如何如何呢。比如新来乍到的,还是好好观老人眼色行事为妙。做好自己新兵的角色,然后慢慢挣取群众基础先。
但如果已经“为练此功而已自宫”,也许只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做法就是主动改变自己混迹的江湖,换换地域或者换换领域。这也不乏“得之东隅”的好结果。另外想特别补充说明的是,职场其实更多时候是阳光的,大家都是善良且助人的。如果每个职场人都能如此心态,其实职场何愁不成一片净土。只是这个需要大家共同成长与建设。

最后说明一下,前面提到的老H就是和绅,他的老板就是乾隆。面对和绅说自己“没听清楚”,乾隆会心一笑。估计他心里在想:这个老狐狸,很可爱,可信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