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5点, 一个咨询案例结束,一个轻快的背影被重重的关门声带到室外.
伴着茶香氤氲上升的水气,把自己从高度集中的思绪中一点、一点地唤回来,满眼里的还是刚离开学生的谈到未来规划的困惑眼神.
因为喜欢,因为擅长,每周都会接待很多在校学生,带着不同的烦恼与相同的愿望,找一个神人与一种神器,稍加点拨就会大彻大悟,此去人生变通途.
职场上行走的人对学生的职业困惑都能给出有见地的建议,这不需要专业技能. 一些质朴的真知灼见会直指问题核心,但往往糙言糙语会比较不受人待见,比起GCDF们常用的精致的测评工具,评价方法技术含量要低得多. 所以职业规划大师横空出现,专家天下传说,我等才有巡讲、报告会及等候着指点迷津的学生.
常常问前来咨询的学生们一个问题,职业生涯规划哪一点吸引了你?答曰:很激动,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认真地考虑未来。再问:引导可以持续多久?答曰:有结果或总有改变出现.
“引导”关乎的不是传授思维技巧,而是培养主动思考能力,直至成为习惯。这样才能慢慢超越对规划流程的拘泥、对结果的关注而在生涯规划过程中顺势而为,在更多偶然事件中把握机遇,实现成长。
佛家把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从佛教哲学观来看,“不二”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法门八万四千种,“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
职业生涯规划与佛法之缘,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一实”与“不二”,悟者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