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高校职业规划服务该如何破除“0...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22

几天前看到谢伟老师提到“用Marketing的思路做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看完之后在心中纠结很久,既然把职业规划作为一种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就要有消费者,就涉及到消费、定价的问题,而在高校中是学校消费,学生受益,因为学生没有直接消费,就使得这“0成本”的服务有时要“求”着去做,谢老师在提到:定价策略:学校提供的服务在学生心目中过于“0成本”了,于是完全不被珍惜。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手法使这种“0成本”观念破除,加强学生的珍惜感。这也是我在工作中常常思考的问题,因为过于“0成本”,使得我们职业指导的、很多与学生有益的工作似乎都要“请求”学生来参与。

今天了解到某校的职业指导课程采取“10+8”的模式进行,就是10个课时在课堂上完成,另外8个课时要到职业指导讲座中打卡完成,其实课程的模式真的不错,有老师就说“很好,还能保证讲座的上座率”听到后面这句话就感到很悲哀,明明是对学生很好很有益的讲座,我们还要费劲心机的把他们请过来。其实不仅学生如此,在学校里做师资培训的时候,凡是送到家门口的免费培训都不易被珍惜,非得那种花钱跑路的培训才能受到重视。

今天偶然在古典老师的博客里看到这样一个案例:2007年《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开展的一次实验。1月一个寒冷的早晨,有个人在华盛顿特区地铁站(Washington DC Metro Station)演奏了6支巴赫(Bach)的小提琴曲,整整45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大约有2,000人经过车站。其中,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但只听了很短的时间。表现出最大热情的是小孩子们,有几个还使劲地拖住爸爸妈妈,请求停下来听一会,但统统遭到了拒绝。实际上,那场几乎无人欣赏的车站音乐会,其演奏者竟是赫赫有名的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Joshua Bell),演奏的是巴赫最复杂的几个曲目。而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的演出却座无虚席,平均票价100美元。

看来的确是容易得来的就不易被珍惜,谢老师提到:市场要火爆,需要有一个集团协同,就像KFC与M当劳都扎堆一样。职业规划也需要“和尚”们协同(“和尚”指“外来的和尚”)。因此需要一个规划师互访机制,甚至可以相互付费,形成一种“产品研者”的强化效应。这应该是一种方法,其实我这里的很多讲座还是很火爆的,常常有学生要站着听完,这就是外来“和尚”的好处,我在学校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一直觉得学校氛围得渲染是很重要的。

还有在学校既然我们不能让学生为职业指导服务付费,我们是否可以让他在某种程度上稀缺些,或增加点门槛,比如在做探索类工作坊的时候,我们限定人数,按报名的先后安排,最近我也在考虑做小型专题工作坊了,还有各种选拔式的参与活动,在此提出这个问题与各位同行探讨,希望能有更多形式为内容服好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