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给高三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8-22

给高三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

生涯教育关注者 王兴权
一、为什么要写
一年一度高考时,几多欢喜几多忧!
高考,已经成为底层人民改变命运近乎惟一的出路:好好上学,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几年 时间改变自身近况,然后着手家庭命运的转变,几乎成为贫苦年轻人奋斗的既定路径。在“官二代”、“富二代”掌控越来越多社会资源时,“穷二代”只能依托此路前行和奋斗。
在大学还没有扩招时,大学生还可以凭借其“稀有性”顺利找到工作,或者小幅度地挑挑工作;但在大学生如“大白菜”般普及时,社会和雇主对大学生的期望就水涨船高了。
在与很多在校大学生及待业毕业生的交流中,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他们都不喜欢自己高考时所报的本专业,由此在专业学习上就百般对付;又因为没有发现喜欢的专业,所以在拥有大量时间和空间自由支配中沉寂于游戏等消遣性活动,在“养老”中优哉游哉地度过大学时光;待到毕业时,本专业不精,跨专业就业没有准备,在纠结中徘徊于就业大市场;在生存面前不得不与职校、大专等群体抢工作,低薪导致生活水准直下——“蚁族”、“月光族”;如果自身学习力强,或偶遇贵人职业转折或许出现,否则只能“坚强”地活着。我多么希望,这种遗憾在高考志愿填报时越少发生才好啊!
所以,你发现了,专业报考失误就是大学生就业难源头上问题,专业错位,直接导致学业颓废,进而导致就业错位。
加之,本人在2009年又写了关于高一、高二年级的《生涯教育》两本教材,所以,对此很有一些感慨和建议。
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声讨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也不是诅咒高考的那些制度壁垒,而是要分析当我们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大学时,我们要怎样慎重地选专业和大学?从而在起步时就精雕细琢,步步为营,不至于让十二年的“明确”学习在高考志愿填报上这个小河里翻船!
二、写给谁看的
这里还要罗嗦一下,本人是主要是给自主的高三学生看的,但基于现实又不得不给那些的半自主或不自主的学生的家长们看。即,如果你作为学生可以做的了自己的主那最好,否则你就让给你做主的家长看吧。
三、高三要解决的问题
人在高三,身不由己。
想当年,笔者在高一、二年级时十分迷恋文学,就是因为高三的学习,活生生把文学“忌”了,结果当然出乎自身预料的好,没有扯淡的我专心、专注于学习,自然还真考上了大学。可是,这个 代价却是以牺牲文学爱好来补偿的。
我自身的备考经验就是,一要狠得下心,对自己下生要狠,要与“睡眠”、“娱乐”做斗争;二是要经得起诱惑,看到别的玩、放松、懈怠时,自己要坚持寂寞;三是目标要专一,哪门功课不行就集中学哪个。
不说学习和备考的方法了,这个大家一定有很多心得,还是主要说说代表高中所有成就和大学的关键转折点——志愿填报的问题吧。
1 、大学、专业、城市,哪个更重要?
大学,当然是越牛越好!社会上很多人还是崇“牛”弃“野鸡”大学的。
城市,当然是越发达越好,城市能给大学时期的丰富生活和日后的就业机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专业,就不好说了,从近期看,热门、被企业或城市所倡导的专业固然好;但从长期来看,还是适合自己的专业最好。
这三者最佳组合是每个人的期望,但往往因为分数、各方意见等,造成很多错位选择。大学和城市,在中国往往联系在一起,这属于外在,单纯依据分数就可以确定大半了,显然,专业选择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因为,个人价值观不同,所以,专业、大学、城市在个人的重要性排序也就不同,以下情况的排序选择,是本人基于长远角度来建议的,仅供参考。
第一种情况,专业不确定,那么大学的选择就第一,其次是城市;如果两个相当的大学,就要衡量所处城市的发达程度了。
第二种情况,大学不确定,即个人分数选哪个大学都差不多,那么,专业就第一了,此时考察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就是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专业所在学院的综合实力。第二个衡量,就是城市的发达程度。
第三种情况,专业确定,大学差不多;那么城市就第一。
第四种情况,大学确定,专业不确定;那么学院实力就是第一。
第五种情况,城市确定,大学差不多,那么专业第一
第六种情况,城市不确定,专业确定,那么大学第一
2 、怎么选大学
一所好大学,能带给你独特的校园文化及塑造或影响你的个人特质;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能在毕业求职时给你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有些雇主是非某学校不要的);能给你带来优秀的校友资源,为日后的个人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根据分数选大学 能否考上你所愿大学,主要取决于分数,这是硬件。只有在分数达到的基础上,才有如何选择大学的命题。、
根据情结选大学,有的同学有一定的大学情结。我高中的一位女性同学,平时成绩很好,大家都认为她的成绩可以考上北大,但高考失常没有如愿;虽然也去了一所不错的学校,但她还是希望上北大,所以,她一入学就奔着考研去,结果她如愿圆了北大梦。处于高三的你,有这个情结吗?
根据城市(行业)选大学。中国在逐步进入城镇化,因为以前的集中建设,导致国内城市发展不平衡,由此有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之分。一般来说,越发达的城市为你提供的学习、实习、就业的机会也就越多,因为,好多优秀的国外企业、国内企业都集中在大城市。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国内一些小城市因为历史原因或沿海开发,导致其某个产业十分发达,比如景德镇的瓷器、晋江的皮夹克,由此,还可以根据你日后要发展的行业类型来选城市。
根据专业(学院)选大学。因为毕业时的就业是以专业为导向的,所以专业的选择就更重要。当你有几个大学可供选择时,就可以以专业为最终衡量点,当然此时不要忽略了学院的综合实力,如院长、系带头人、专业在全国的排名等。因为,并不是牛大学就所有的专业都是最牛的。
以上各因素若能综合思考,那是最好。兼顾各方面,才不会以偏概全。
3 、怎么选城市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劳动分工的结果。城市是给你提供工作与生活的大环境。城市的产业结构、行业发展、生活便利、休闲度等都影响你是否决定在这个城市工作与生活。
根据情结选城市。有的人因为去过某个城市游玩,或许在媒体、图书中的对某个城市产生膜拜,这些都是城市情结。
根据他人(亲戚)选城市。在考大学时,或许因为某个城市自己的至亲,或许因为好友、心仪的同学要去那个城市上大学,总之,这个选择是因为他人在那个城市,或想去那个城市,因为他人对你的影响较多,所以你“爱屋及乌”了。
根据行业选城市。因为你有一个志向,或事业目标,如有的人就像在做银行家,或是想做记者,那么你就要去国内这个行业最发达(集中)的区域或城市,比如从事金融去上海或北京,从事媒体去广州或北京。倪鹏飞主编的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 统计的我国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那里集中介绍了行业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对应关系,是了解区域发展、城市定位与发展的基础
根据就业选城市。一般来说,就业机会与城市发达程度成正比;这个再结合个人行业定位,由此就可以确定城市方向。
根据生活选城市。国家或城市主政者对某个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建设花园城市,有的是建设旅游城市、宜居城市等,这可以从定居角度考虑选择城市,那么城市文化、公共设施、户口等因素都要具体考虑了。
以上各因素若能综合思考,那是最好。兼顾各方面,才不会以偏概全。
4 、选专业的方法
现在,要说到最关键的了——选专业。专业,顾名思义,你要专业、专注于四年的学习,才会称得上“专业”。
依据学业(课程)选专业。文理分科的基础源于学生对所开设课程的不平衡发展,由此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去选择专业,从正向来看,即高中时期什么课程学的好,高考时就选择相应的专业,比如生物学的好,那就可以选择生物类相关专业;从反向也可以选择,即高中时期什么课程学的最不好,在分析所选专业所学核心课程时,就可以相应的排除,比如你的数学不好,那么就不要选择经济学,因为经济学的一个核心课程就是高数,这个一定要调研所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不能单纯从专业名字来“望文生义”的选择。
依据自我选专业。这里指的自我,是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对社会分工排序的价值观。学生可以相应地做测评,或通过他人评估、自我评估等综合方法来界定当前的自己。了解自我也要从正反两方面去选择,比如:正向就是“你什么兴趣”,所以,你要选择什么专业,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兴趣等,那么就可以采取反向角度思考,即“这个专业”,不适合“我的兴趣”。
依据理想(人生)选专业。这里的理想是从人生角度思考的。有的同学从小就有一个愿望,比如当医生,记者;如果你在很久的时间来还坚信这个理想,尤其是你在理论或实践中体验、验证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在高考时千万要重拾这个理想。首先是分析接近理想的几个最相关专业,然后再分析个人综合因素中确定选择。比如接近记者的专业有中文、新闻、广告等,那在专业调研后就可以确定相应的专业了。
依据他人选专业。因为高三学生并没有完全独立自主,所以影响他的人会有很多,比如家族里的爸 爸妈妈、爷爷奶奶、其他亲戚等;老师;心仪的TA;好朋友等,他人的建议不可不参考,但也不能全听信,建议做一个表,将他人的支持和反对意见都列出,然后再依据个人想法做出排序。
依据专业选专业。当你只吃过香蕉和苹果时,如果问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那么无论你回答哪个都不是最科学的,因为你知道的太少了。同理,在选专业时,你要知道所有专业,这个各个媒体上都有专业的列表,建议在看全了之后再圈定心仪的专业。
依据就业选专业。就业前景是毕业时可以看出来的,专业选择却是入学时就要你做出选择的。因此种种错位难免发生,入学时是热门专业,就业时却成“困难”专业了;入学时专业比较冷,毕业时却供不应求,此种英明选择谁人能做?怎么考察?国家的五年规划、政府(部门)的倡导和支持,社会大众的明确需求,城市(区域)的支持产业等等,都或明或暗地预示着就业前景。
依据职业(行业)选专业。职业(行业)是社会分工的体现,专业是社会分工在学校的体现,查看国家职业大典、近年社会发展需要的热门职业(行业)等都是了解职业的方法。由此可以正向推出,行业需要学习某些专业来实现;反向来看,这个专业毕业后就要从事既定的行业。
以上各因素若能综合思考,那是最好。兼顾各方面,才不会以偏概全。
四、决定前要做什么
“拍脑袋决定,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这就是轻易选择的结果。什么都不想,??决定就很简单,但麻烦在选择后就会产生,直至毕业时。因此,宁可选择前多费点事,也不要图省事。
选择专业前,希望你能做以下几件事:
1 、对专业调研,明确专业学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确定了几个专业之后,你都要对专业进行探索和调研,包括这个专业大学四年开设什么课程,在社会分工中有什么用途,日后可以去什么样的企业做什么样工作(这就是职业的探索)。尤其是毕业后的从事职业要深思,如会计学毕业后就是从事财务相关工作,若你不喜欢财务工作,那么你不要选择这个专业。
2 、对大学, 访问在学大二、三的学长,学院老师、辅导员、专业课老师,就业中心老师
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确定了几个心仪的大学,你还要对大学进行探索和调研。当然有条件去一下学校是最好的,否则就要利用网络和人在理论上调研。比较容易上手的就是采访这个学校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大三的学生(人人网、qq群都可以),因为大一学生不太了解,大四学生负面信息太多。如果你能去学校,那么最好要访问这个学校的学院老师、辅导员、专业课老师或就业中心老师等,如果不能去,利用关系网找到这样的老师也是可以的。
3 、城市,校址的分析
大学所在城市的经济情况、风土人情、公共设施等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你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学校的位置也很重要,有的学校名头虽然好,但却远离市中心,很多城市的资源较难充分利用,虽然这个不能改变,但要有心理准备。
4 、家长、师长在建议时要提供数据和事实支持,否则少说
家长、师长在提供建议时,请尽量提供具体的数据或事实,那些“想当然”、“我以为”、“或许”、“可能”的信息就不要说了,否则假情报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决策的。
5 、家长资源要利用,人的联系、信息的整理都可以
家长如果不懂,也可以全方位发动自己的关系网,找相应的人来询问。也可以辅助孩子做一些具体信息如专业、职业的搜集,为孩子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五、考完的暑假要做什么
如果你的志愿填报完了,也有信心上大学了,那么最后一个高中暑假建议做一些准备。
1 、入学指南的书
买一本大学新生入学指南的书,提前了解一下大学和大学生是怎样的。同时,思考自己为什么上大学,大学能给你带来什么改变(要具体列出,以便毕业后回顾比较)。
2 、就业方面的书
建议再买一本大学生就业方面的书,提前了解一下在大学时代可以怎样为就业做准备,以便有效规划大学生活。(推荐本人的《从求职到谋职》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5月,当当、卓越网上有)
3 、大学考察( qq 聊天)
如果报考前你没时间去目标大学,那么暑假就有机会去考察大学了。当然,也可以通过qq等网络方式与目标大学的学生交友、交流。
4 、制定标准,大学生的合格与优秀,毕业时的我
没上大学时雄心壮志,上了大学之后堕落颓废,毕业了怨天骂地。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希望你给自己定标准(前提是履行了上面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比如自己在大学里,怎样做或做到了什么是合格的、优秀的,这个要具体列出,在毕业时就可以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了。同时,也可以展望一下自己毕业时样子,是顺利就业还是艰难求职,是在外企还是在民企等待,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但不管怎样,当你许诺或定下目标后,千万别忘了相应的行动,否则理想就会落空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