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提问与滑头的回答
这是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问我的问题,他打电话来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当然个中原因并不在于我对于国有企业的用人特征毫无认知,而是由于我不想用我个人的成见、或者偏见去影响他。但是,我还是不得不给他一些建议,于是我采用了一个滑头的办法——当然也相当有效,我给了他打了一个比方:
在演艺圈内存在两个都叫做“冰冰”的当红女星,一个叫做李冰冰、另一个叫做范冰冰;而如果回答这个问题的话,显然国企会更喜欢李冰冰,而不是范冰冰。当然,我这里谈的两个人的分别不是真实的李冰冰或者范冰冰本身,而仅仅是指两人的公众形象——我所能了解的只是二者的公众形象(为了避免这篇文字走向八卦,我这里就将对两人的公众形象分析放在一边,而我相信各位都应当能对两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我这里也不想对国有企业的用人观到底为何做任何价值评判,而是让我认识到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雇主品牌的作用
雇主品牌应当得到企业的重视,应当作为企业品牌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得到高度重视。除了具有资产功能之外,雇主品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与产品品牌作用类似,雇主品牌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竞争功能。一个有号召力的雇主品牌有利于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
(2)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而言,雇主品牌构成了全面薪酬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员工有着激励作用,有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
(3)雇主品牌具有过滤功能,能够吸引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应聘者,让求职者在投递简历之前首先进行一次自我匹配。
第三个功能很有意思,对于很多企业的应聘者而言,投递简历是非常盲目的,尤其是在目前网络发达、投递简历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应聘者往往是抱着广种薄收、大面积撒网的心理投放简历的,以至有很多应聘者在接到面试电话时都忘记了合适投递了哪家公司,因而很少有应聘者会对企业行业、空缺岗位之外的因素进行考虑。而一个有号召力的、特征鲜明清晰的雇主品牌,不仅会吸引更多的应聘者投递简历,还会促使应聘者在投递简历前就进行一次匹配。对于前者,根本就不存在选择过程。
比如,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之间进行选择,由于这几类组织长期以来形成的外部形象,让很多毕业生会依据这些单位的一般性特征进行决策,比如稳定性、内部竞争程度、风险高低、收益多少等,正如前面那位毕业生所问的问题。而只有某些具有鲜明清晰特征的雇主品牌能够实现应聘者的自我甄选,比如谷歌倡导自由、平等、开放的雇主品牌,这会让让其中那些真正适合和向往这种工作方式的毕业生作出真正的选择。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应聘者的伪装术
现实中的任何一个应聘者在面对强势的企业和面试官的时候,都会揣摩,这家企业、这位面试官会喜欢怎样的员工呢。
应聘者会在甄选过程中进行伪装,从而骗过面试考官而进入企业。当然这对于双方都是失败的,一方面企业用人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应聘者进入了一家并不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我知道,问我提问的这位毕业生是非常想进入这家国企的,因此他力图揣摩透国企的需求,而让自己表现得更像一个“对的人”。
尤其是影响大多数一般应聘者职业决策的主要的参量是工资待遇等因素,自己是否与企业和岗位相匹配是次要的。
因此,甄选过程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发展出行为化面试这样的甄选技术,从员工行为层面来辨别是否与企业和岗位匹配。
个人的适应和无意识改造
很显然,最初进入某个组织的人,都不可能完全适应该组织。正是如此,才有柳传志所谓的“入模子”,显然入模子是从雇主角度而言的,入的是老板的模子。这时,必然有人顺利的入了模子,成了组织系统中的一块拼图,而还有一些人则会格格不入,最终选择离开企业。
这本来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是在国有企业,却出现了人员流动率过低,这当然不能说明国有企业甄选效度更高,而是说明国有企业缓慢、渐进的“入模子”过程给了企业中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适应。我相信,如果两位大学同学、一位进入外企而另一位进入国企,若干年后的聚会上定然一眼便能分辨出来。这说明,无论国企、还是更激进的“入模子”的民企和私企,实际上对于员工的塑造都是非常深刻的。员工在组织文化面前是弱小的。
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国企员工在被改造的同时,还保留了对国企文化深刻的批判性,在与很多国企人员的谈话中,发现他们对于国企文化的各种弊端十分了解。因此,我认为,这种分裂状态表明他们长期一贯地延续了伪装,或者干脆说这就是行为方式的一种。这也是国有企业文化延续的重要机制。
变化中的国有企业
当然,国有企业的文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虽然不能说国企改革的成功,但总体上说国企所承受的外部竞争持续加强。市场是最好的老师,竞争是最有效的良药,某些完全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人员所表现出的职业素养是值得钦佩的。这是打破和回答本文开始这位毕业生问题的最好方式,我期待有一天,没有人再去问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