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品《粮票的故事》,说的是祖孙三代人,爷爷是有点痴呆症的老头,整天在家没事,就喜欢找人聊天、讲故事,由于记忆固着,对同一个故事经常是讲了一遍又一遍,真苦了孙子和儿子。孙子常常向父亲抱怨爷爷又给他讲粮票的故事了,他都听三十多遍不想听了,父亲则教育儿子说:儿子呀你就耐心地听吧,我都听了三百多遍了,因为爷爷讲这个故事时是感觉最幸福的时候……。
为了让老爷子开心,两人不敢有怨言,还必须装作很开心、很兴奋的样子,开场就像个二重奏,这边孙子刚刚和爸爸抱怨完:“爷爷又要给我讲故事了,‘来,来,坐在这,爷爷给你讲个好玩的故事,你从来没有听过的‘粮票的故事’”,那边严顺开扮演的痴呆老人就说着一样的话上台了:“来,来,坐在这,爷爷给你讲个好玩的故事,你从来没有听过的‘粮票的故事’”。
故事就这样开场了 。“爷爷在马路上突然看见一样东西,这是什么呀?”孙子在一旁“啊,粮票!……多少斤呀?……30斤!……你们怎么一点都不高兴,爷爷我捡到30斤粮票……”。
这是2003年中央春晚的小品节目,这个节目给无数观众带来了笑声、快乐和祥和。作为一个古稀老人,他的思想像一个钟表,已经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已经无法回去,也无法走出来。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固定在往昔的某个囚笼里,无法转身,因此只能陷入对现实的深深郁闷了。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古稀老人的身上可以理解,但发生在年轻人尤其大学生的身上总会叫人有些担忧。
我的咨询中曾遇到一个一学期三门专业课挂科的大学生,讲他挂科的原因是他根本听不进课去,常常是人在教室心在北大。因为北大是他的梦,因为高考成绩他没有实现他的目标,带着遗憾来到了不喜欢的大学,但心早已飞到了北大的课堂,收不回来。在大学里一上课就情不自禁地扭头向着窗外,怔怔地走神,结果三门专业课不及格。
这是典型的理想与现实落差,导致他心在别处,在理想的田野放逐心灵,才能暂时逃避痛苦。现实中,因为被“过去”和“别处”束缚得太紧,不知道,也无从给自己松绑,结果一团糟。
生活中还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来访者,因为不愿活在当下而焦虑、心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生活在这两类状态中的人,从时间角度看,他们生活在“过去”,而不是生活在“当下”;从空间角度看,他们生活在“别处”,而不是在“此处”。他们的生活,因虚幻而痛苦,因迷茫而困顿。
对于没有“风光”和没有“风景”的生活,我想,务实与进取的态度是,首先去接纳,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其次学会放下,放松自己,给疲惫的心灵松绑;再次懂得取舍,选择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最重要的是设法求变,在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