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后现代”背景下,Savickas等学者提出“适应”的重要性,适应是过去与现在观点差异之间最佳的整合。而且适应并非全然舍弃过去的主张, 只是企图更完美地诠释我们正在经历的各种生涯现象与问题。生涯适应 (career adaptability)也蕴含了人与环境间的互动, 个体能够主动去适应新的或发生改变的环境, 体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 至20 世纪90 年代始, Super 就接受了“建构论”的思想, 已深切意识到“个人是其经验的组织者”, 因此其晚期的生涯发展理论已扬弃个人在与环境互动的历程中“被动”地发展一组自我概念的看法, 而主张个人是“主动地”建构与理解其经验, 并形成其内在现实——能力、兴趣、需求、价值及人格特质等, 并据之预测其外在现实中的出路——职业与生活方式的选择(吴芝仪, 1999)。
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涯适应(career adaptability)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概念。只是不同学者的定义有所不同,而且都有一些可取之处。如van Vianen 等(2009)认为, 适应力就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很像社会学习理论)。Hall (1996) 则将适应力视为一种更高水平的能力, 称之为“元能力”(meta-competencies)。Ployhart 和Bliese (2006) 则在概述前人有关适应力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个人适应力(individual adaptability)概念,指个体为改变或适应不同的任务, 社会以及环境特点所具备的能力、技能、个性、意愿或动机。后来,生涯适应力研究的代表人物Savickas (1997) 则将生涯适应力置放在Super 的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理论的概念之下去理解, 视它为整合个体各种生涯角色的核心能力, 即“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 与面对生涯改变或生涯情境中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 生涯适应力概念强调个体与其生活环境间交互作用的重要性以及个体所面对的非成熟性问题。这种理念符合当今时代的特点, 因为在今天, 人们比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刻都更需要应付经常令人困惑不解的各种转变。因此, 我们亦可以将生涯适应力视为个体因应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 它具有三个典型特点: 一是可以培养的能力, 藉由生涯困境或危机来彰显; 二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前进”的能力; 三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那么Sa氏生涯适应力的维度内涵到底是什么?其理论有什么样的实践应用呢?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