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年来,大学生成为就业压力最大的群体。尽管国家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各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想方设法促进大学生就业,但似乎还是“年年谈,年年难”,就业难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就业质量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在哪里?
郑功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艰难与就业质量下降等现象,不仅与建设和谐社会、与提高劳动所得、与居民收入的国家发展战略相悖,而且导致诸多不良效应发酵并持续扩张:一是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降低甚至出现负收益,造成高素质人才资源的浪费;二是一些农村地区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校园出现了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现象等,好学向上的价值导向陷入误区;三是直接损害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就业机会,参加各种就业考试,实际上大大缩短了受教育的时间;四是加速了社会风险的积累,毒害了社会风气。岗位短缺、机会偏少、就业不公等,迫使托关系、走后门成为大学毕业生寻求就业机会的惯常手段,学生及其家庭为就业付出的非正常成本持续大幅度提高。可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已经超出了就业范畴,正在成为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迫切需要有新思路、新政策。
目前采取的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多为应急之策,而非治本之计。在毕业生人数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环境不良的背景下,第一产业的就业岗位不仅难以扩张,反而会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与农业科技进步而进一步收缩;第二产业的就业空间亦将伴随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而不会再有以往那样持续扩张的机会。如果缺乏长效措施,今后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记者: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和各有关部门都责任重大。但从根本上说,更需要经济大环境的配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也是拓展就业空间的一个有利契机?
郑功成:我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人多,而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与制度环境的缺失,是高学历人才供给与智力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构建长效机制,将第三产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快速拓展。一方面,应加速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加快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将社会服务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三是可以围绕第一、二产业延伸发展第三产业,如制造业中的零售与维修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的零售与观赏服务业等。与此同时,调整就业促进政策的取向,在继续保持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的延续性并努力稳定中小企业就业局势的条件下,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就业政策扶持。
记者:您刚刚提到将社会服务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而这一领域不光有需求,也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
郑功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薄弱,各地普遍反映随着全民医疗保险与全民养老保险的推进,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及相关救助制度已覆盖城乡,迄今却只能依靠街道居委会与乡村组织代办,制度在实践中被扭曲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不乏罕见;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群体的各项社会服务异常短缺,与人口老龄化、家庭保障持续弱化等带来的服务需求急剧增长极不适应,也直接影响了这些群体的生活质量,损害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应明确将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列入国家产业振兴计划,并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带动社会资源投向上述领域,尽快形成覆盖城乡的专业化服务网络,实现就业岗位持续增长。
据统计,2009年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总数仅40万个,而美国仅慈善公益组织就达120多万个,香港地区仅慈善机构就有300多家。我国的社会组织明显偏少,许多学会、协会事实上有经费来源,需要更多人参与,但苦于没有编制,加入者无法落户,也不能享受国家就业再就业政策支持,直接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因此,应当将社会组织的发展作为社会建设与促进就业的新增长点。在规范并强化监管的同时,降低社会组织设立门槛,同时将就业岗位设置和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作为批准和监管社会组织的要件,促使社会组织大发展。同时,国家扶持就业的财税政策同时适用于社会组织,让社会组织与中小企业一样,享受包括就业、再就业基金的投入、职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等政策扶持的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