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现实情况看,一些大学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科学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对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准确把握当代大学业生择业心理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就业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统配”变成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同时,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也呈现出新特征。
职业评价标准的现实化。当前,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稳定性、专业技能等已经成为大学生对自身职业价值评价的几项重要指标。除了考虑个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大小、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等因素,不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收入逐渐成为其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收入行业,如信息技术业、金融业等成为不少大学生青睐的行业,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工作也是众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而西部地区和一些基层单位却较少有人问津。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职业评价标准越来越现实化。
职业选择行为的矛盾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既受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是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影响。同时,这一年龄段的群体在心理上还不稳定、不成熟,因而他们的一些行为会呈现出矛盾性。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一方面受物质利益的驱动而倾向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地区与单位,另一方面也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志愿者精神等的影响,表示愿意到艰苦地区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在实际择业过程中,他们很难将二者兼顾。经常处于矛盾的交织与碰撞状态,是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重要特征。
职业目标的理想化。当前,一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导致择业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较为急功近利,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以某地区的调查为例,在对最低收入的预期值方面,有大量大学生将标准定在2000元—3000元之间,还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定在3000元以上。这部分大学生由于在薪酬待遇上的理想化倾向,在就业竞争中错过不少机遇。
多措并举推动大学生正确择业
引导大学生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等,引导大学生合理确定期望值,使职业目标更加切合实际,树立“先就业求立足,后择业图发展”的观念,先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步实现个人理想;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引导大学生多元择业,把目光由原来的大机关、大公司、大企业转向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等,由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其认识到艰苦和复杂环境更能培养人才;等等。
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环境。当代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感性也较强,在一些高科技领域、文化创意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这一优势,在推动其自主创业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如打造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创业中心提供担保贷款,对大学毕业生创办企业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若创业失败则由创业中心共同承担风险等。
改善基层单位的政策环境和资源状况。一些大学生对基层单位兴趣不高,不能仅仅归咎于大学生。事实上,基层无论是创业环境、成长机会还是政策待遇等,与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相比都不具有优势。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在制度层面做文章,如加大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以及农村基层单位就业的大学生的补助力度,为大学生到这些地区自主创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规定报考公务员必须先到基层工作等。只有根本改善基层单位的政策环境和实际条件,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