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如何使“80”、“90”后员工....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5-27

富士康跳楼、本田罢工等一系列事件,让人们对“80、90后”的新一代员工多了一分担忧和困惑。

日前,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鲁泰纺织和青岛啤酒,同样是拥有上万名“80、90后”员工的上市公司,却走出了不一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

鲁泰:师徒传承

鲁泰纺织副总经理吴艳珍表示,“试用期过后,所有职工都签订劳动合同,都有‘五险一金’。鲁泰职工的平均年龄为23岁,其中‘80后’占员工总数的70%,总数超过了2万人。”

走进鲁泰纺织职工数量最多的制衣车间,每道工序上都是年轻的面孔。

鲁泰董事长刘石祯告诉导报记者,他要求鲁泰管理层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职工。

吴艳珍表示,“80后”员工与以前的老职工有很大不同,在保证适当的收入的同时,还必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鲁泰开设了俱乐部和文化活动中心。

除了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认证外,鲁泰还保留了传统的师徒关系。一个师傅带一两个徒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负责。师傅实行认证制度,享受特别津贴。因为女职工占总人数的6成以上,鲁泰工会还经常与其他企业组织联谊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婚恋问题。

在鲁泰纺织职工餐厅3楼文化活动中心,有拥有3万册图书的图书馆和近千台电脑的网吧。这里的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以前员工都出去上网,有时还会上通宵,企业无法掌握他们的去向和动态。在这里,厂方不会限制员工上网,如果发现员工状态不正常,会及时向他们的师傅和有关部门反映。

青啤:快乐工作

2009年,青岛啤酒在册职工人数为37342人,“80后”的比例在5成以上。

青岛啤酒总裁孙明波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青啤的人才观其实很简单,就是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把员工的能力、素质、特长等与岗位相匹配,让他们的价值在青啤得到充分实现;青啤搭建了从实习生到高管的学习和提高平台,帮助员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让每个员工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些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让员工‘快乐工作’。只有快乐的员工才能创造出消费者喜欢喝的啤酒。”孙明波说。

孙明波表示,为了了解员工在想什么、员工需要什么,创造出一个更和谐的劳资关系,青啤在公司内部网络上开辟了员工论坛;管理层对“80、90后”员工的特点进行研究,从而与之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

“培养技能人才与培养管理人才同样重要。”青啤制定了系统的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比如职业实习生计划、管理培训生计划、“金蓝领工程”,并建立了青啤管理学院,涵盖包装、酿造、动力、QA等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并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重点对啤酒企业关键工种——酿酒工、机械灌装工、制麦工等在全面培训的基础上组织技能大比武。配合日益完善的薪酬福利和员工权益体系,从多个层面全面提升员工的价值创造能力,打造专业化的技师队伍。

孙明波说,这些能力出众的技师,根植于青啤强大的员工队伍。而强大的员工团队,有赖于青啤畅通的个人价值上升渠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