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工作人才缺乏,各方面对社工的需求日渐强烈,但记者日前在河南采访发现,一些高校社工专业的毕业生却很少从事社会工作。相关人士称,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足。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河南9所开办社工专业的高校之一,以注重社会实践而知名。据该校社工专业主要负责人王金山介绍,学校的社工专业开设于2005年,去年首批29名毕业生没有一个到社工机构就业,今年也只有2人到广东的社工机构就业。
大学生就业不对口并非新鲜事,社工专业有何特殊?王金山说,其他专业学生转行,往往是由于本专业人才供应过剩,或者社会需求不足,而社工专业恰恰相反。当前,社会对社工需求旺盛,社工人才也远未过剩,难以对口就业主要是由于社工岗位开发不足,导致社会需求和人才供应无法对接。
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是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批机构试点单位,也是全国救助行业第一批典型,目前,其在编93人中,只有6名专业社工师。该站社工科科长吴文贤说,岗位上的人非常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也非常希望能引进专业人才,这样工作能更具体、服务也能更专业。
但作为郑州市民政局的二级机构,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若想引进人才,必须走公务员考试这条路。同样,妇联、残联、团委等和社会工作相关的部门若想招聘社工专业人才,也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
不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社工专业大四学生张颖洁说,社工专业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不但不具备任何优势,甚至有些和社工相关的部门根本就不招社工专业,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公务员难考,河南的民间社工机构又很少,学生们只能转行,或者到南方去了。”王金山说。
政府部门正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是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之一,他们正考虑和高校联合成立实践基地、创业基地和社工机构孵化器,扶持引导社工专业毕业生创业,成立专业的社工服务机构,既满足社会需要,又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王金山对此表示支持,希望在发展初期,政府能拿出资金扶持民间建立专业社工机构。“只有民间社工机构发展起来了,才能在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搭建起桥梁,才能开发出足够的社工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