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成都大学生创业园服务青年有实招....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6-10

每当有客人来工厂参观,成都市青白江区的创业大学生陈彦君总要“忆苦思甜”。在团区委和区创业办的支持下,她创办的成都运蓉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从农家小平房搬进了标准大厂房,生产流程和工艺更加规范,产品不仅销量大增,还能卖个好价钱。

日前,记者来到陈彦君的公司采访。陈彦君感叹:团区委和区创业办的支持,让创业道路顺畅多了。

陈彦君创办的公司成长壮大的历程,是成都14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大学生创业园”)众多创业团队成长的缩影。一年多来,由团成都市委牵头推进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已经培育了1249个创业项目,园区项目实现总产值6.24亿元,其中已有10个项目的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大学生创业园正成为成都团组织服务青年的重要载体。

铺就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

2008年3月,陈彦君的团队在青白江区开始创业。由于标准工业厂房太贵,他们只好租了300平方米的农家平房当车间,雇了几名工人,生产汽车座垫材料——聚氨酯。

“那只能叫作坊。”陈彦君说。由于电压不够,生产过程全靠手工操作。流程和工艺不规范,产品就卖不上价。为了打开销路,他们曾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按照行业规矩,如果能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产品市场认可度就会大大提升。但是,农家平房里的生产条件根本不可能通过认证。

2009年夏天,陈彦君从报纸上看到成都要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服务大学生创业,于是决定申请入园。但她心里没底儿,因为青白江区汇聚了大批工业企业,按照当地的说法,“低于500万元的投资项目谈都不谈”,一个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谁会理睬呢?

出乎意料的是,在区创业办,陈彦君受到了热情接待。工作人员对她说:你不来,我们也要去找你们,大学生创业园正在吸引项目,还开辟了“绿色通道”。

创业办是成都市及各区(县)为扶持大学生创业而专门设立的机构,团委、工商、人事、劳动等部门是组成这个机构的成员。

经过审核,陈彦君的公司顺利入驻青白江区大学生创业园。企业搬进宽敞的钢结构标准厂房,第一年还能享受1.7万元的厂房租金补贴,陈彦君兴奋不已。

更重要的是,有了标准的生产环境,公司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认证,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大增。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签下300多万元的订单。

事实上,同青白江区一样,成都市14个大学生创业园所在区(县)普遍支持大学生创业。成都市要求各区(县)成立专门机构服务大学生创业,该机构办公室一般挂靠在团委,由团组织牵头这项工作。

各区(县)政府还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项基金,用于向大学生创业园内的企业发放就业见习补贴、贷款贴息等,减免工商注册、人事代理等费用。从2010年起,这部分资金全额纳入财政预算。

一系列扶持措施让创业变得简单起来。陈彦君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张通讯录,上面有工商局、财政局、人事局等部门的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遇到不明白的,她随时可以打电话咨询,对方一定会热情地给予解答和帮助。区里年底要考核各部门的服务青年创业工作,有投诉记录就会被扣分。

服务创业,共青团在主战场找准位置

成都位于中国西南部,在东部沿海地区创业成本逐渐增高的背景下,许多青年把生活成本低、人居环境好的成都作为创业首选地。加上当地高校集中,创业就业已成为成都青年现实而迫切的需求。

2009年6月,成都市出台《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大学生创业园。文件明确,此项工作由团成都市委牵头协调。

团成都市委书记惠朝旭认为,随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青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领域已难适应形势,通过服务青年创业,团组织找到了应对挑战的新路径,在引领青年中拥有了新的话语权。同时,通过牵头大学生创业工作,共青团工作真正实现了从“围绕党政中心”到“融入党政中心”的转变,团干部应该在主战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能仅停留在外围。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团干部使出浑身解数,用心帮助年轻的创业者解决各种难题。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