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这个决策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也符合世界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优化人才结构进而尽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保证,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人才结构支撑
从历史的视角看,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人才的先期储备作为支撑。经济率先崛起的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人力资源的结构调整和积累方面作出了重大的制度调整,抓住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机遇。
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指出,我国的教育必须超前发展,这是由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所决定的。“教育培养人才是一个过程,不是立刻可以见效的。实际上,教育今天的超前发展是为以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打基础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或劳动力素质不高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理论研究已证实,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力资本供需结构的转变都是渐进的过程,如果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的变动过程;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则是传统生产要素向人力资本的转换过程。
大学生就业难凸显人才市场供需矛盾
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宏观视角是高校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以及大学生知识结构是否与当前经济,特别是产业发展相适应。然而在现实中,往往出现“许多企业招聘不到合格的人才,而每年又有大批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说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两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从供给方面看,据有关研究,目前我国各类人才资源总量约为6000多万,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共有157万。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其就业主渠道的要求相比偏少,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从专业结构上看,70%以上的人才集中在经济、会计、教育和卫生等专业上,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工程技术人员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金融、保险等行业人才严重不足,高新技术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整体短缺。第二产业人才资源结构也不合理,特别是高端制造产业缺乏人才。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仍然很大,且素质不高,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现代农业技术人才不足。
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比例,虽然近年来与产业结构同趋向调整,但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加上近年来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扩招,直接导致人才供给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遇到了空前的压力。要增加大学生等较高层次劳动力的需求,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自主创新型产业和创新人才的双向发展,而现实中由于不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这就导致了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以,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本质上看,是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这个问题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体现。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有可为
高等教育改革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大有可为。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最根本的落脚点在于调整教育结构。高等教育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培养专业化人才,作用于不同产业,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时代,调整教育结构,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更应该将重点放在高等教育上,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经济结构相适应。
比如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服务业正在全球掀起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我国也面临着承接服务外包的最好时期,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如物流外包、软件外包、金融流程外包等。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适时重点培养现代服务业所需人才,如国际营销人才、国际化软件管理和技术人才等。
通过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可以尽快将我国大量的中端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素质技能的国际化人才资源,提高我国在信息技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和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能力,使人才结构得到改进。如果教育部门掌握了这些规律,将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未来时期的经济发展重点大体对应起来,人才结构培养与经济结构调整就有可能大体吻合。
把握区域发展时机,推动人才聚集
特别的需要指出的是,广大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弱,可以利用当前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时机,推动人才聚集,同时缓解当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比如,目前中部六省已初步显现了一些具有明显特色的集聚区,如长株潭、武汉光谷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积极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业集聚区,使人才聚集效应得到加强,反过来又会带动产业的集聚。
此外,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要靠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调整人才结构来解决。中西部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关键是要把当地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转化为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运用科学技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有重点地开发中西部人口、能源和优势矿产资源,促进能源、化工和旅游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特色产业和产品转化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的过程中,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这样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既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机遇,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