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7%,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个百分点。(1月26日《新京报》)
新年伊始,国家人社部便给社会公众带来佳音:去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7%,较上一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63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仅有近60万人未找到工作。这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好事,然而,人们从众多网友的跟帖中看到的却是几乎一边倒的质疑、不屑和反感。
屡创新高的高校就业率缘何不受待见,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对其真实性、科学性、公信力的质疑。首先,“毕业即失业”的社会流行语与官方所公布的可喜数字存在较大反差。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论调颇为流行,子女考上大学的家长少却了前些年的自豪与荣耀,除了为孩子大学期间的庞大开销犯愁外,更为4年后孩子的就业前程担忧,不管官方以怎样的可喜数字鼓舞人心,人们似乎感受不到这屡攀新高的高校就业率带来的就业形势的明显改善。反而听到的却是诸如去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的“今年暑假大学毕业生超过630万,再加上历年还有一些积压没有就业的学生,我估计总数在700多万的样子,形势非常严峻”之类的忧虑与感叹;而连日来社会舆论对江苏立法禁止恶意“啃老”的热议,也从侧面为大学生就业难作了注脚。
其次,官方与民间对“就业率”的概念认知有误差。要统计“就业率”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叫“就业”。随着我国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用工和就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国家人保部多年前已将“灵活就业”作为劳动者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在民间,一些人的就业观仍停留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阶段,他们只把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大学生算作“就业”,或者把“就业”的概念界定在“工资稳定、职业稳定、老有所养”的“工作”范畴,而把在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的“合同”就业,尤其是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视为没有就业。而教育部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中,就业形式则包括“签订就业协议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艺术类自由职业)、定向委培、升学、出国(境)和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等7种。官方这种“宽泛”的就业统计与民间“实惠”的就业认知形成落差,“九成”的高校就业率受质疑便不足为奇了。
其三,对功利化的高校就业率失真的惯性反应。由于在现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下,就业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发展的“生死线”。仅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未来发展挂钩的项目就多达18项,如年度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等,任何一条都举足轻重,这就在客观上催生了高校为抬高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而不惜八仙过海弄虚作假的功利化冲动。事实上,“注水”、“造假”、“虚高”、“被就业”的高校就业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没有人太在意高校就业率的数字游戏。笔者以为,公众对“九成”的高校就业率质疑未必有真凭实据,只不过是近年来人们诟病其真实性的习惯性思维而已。
公布高校就业率的本意是通过就业统计倒逼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育改革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衔接,无奈却反成了高校炫耀业绩、追逐功利的工具,如果人们只是把每年的高校就业率当作不必较真儿的数字游戏,这不能不说是这种评价制度的悲哀。对此,人们只想奉劝:“高校就业率”已逾九成,“悠”着涨,别到某年沦为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