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考公务员是迫于就业压力,至于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考虑得并不多
在北京某大学读硕士的小张今年7月就要毕业了。现在,他除了写论文,最忙活的事情就是找工作。虽然之前已经拿到一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书,但小张仍然在为国家公务员面试精心准备着。在他看来,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
“原因很简单,我自认为性格较沉稳,适合做公务员。再说我是学法律专业的,与去企业做法律顾问相比,做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应该更大。”小张说,他也听说公务员的收入可能没有企业职员高,但公务员工作更稳定,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这点非常有吸引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之所以将公务员视为理想职业,都是看重其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毕业于北京一所重点大学的小谭也是基于类似想法,当年放弃了去外企工作的机会。如今,他已在国家某部委工作了近6年。
“当时选择考公务员,主要考虑到这一职业比较稳定,工作强度不至于太大,所接触的人层次也比较高。”小谭说,现在看来,实际工作中的感受和当初预期差不多,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变化。
“比如,找工作那会儿完全没考虑买房子的问题,但现在到了结婚年龄,对住房的需求很迫切,可单位早就停止福利分房了。以我的收入,别说买房,租房的压力都很大。”小谭说,那些去企业工作的同学,收入至少是他的3倍,早就有房有车了。可真要说跳槽,小谭又舍不得放弃这份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更多是迫于就业压力,至于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他们考虑得并不多。
“考公务员,我是属于‘打酱油’一族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彭说,看到同学都报考公务员,她就跟着报了。“我承认我是跟风,可这也不能算盲目。以目前的就业形势,找工作就像谈恋爱,要靠缘分的。谁知道缘分会在哪呢?所以不得不什么机会都试试。”小彭说,更何况公务员考试是很好的练兵场,一些媒体、国企招聘都要考行政能力测试等题目,这跟公务员考试题型是一样。
据小彭介绍,她周围很多同学都持类似的心态:“今年,国家公务员有八成的岗位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我们文科生能报的就那五六个。再说,一个只招两人的岗位,竟然有1000多人报考。这样的情况下,大家也只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彭说,考不上没关系,考上了那当然更好。
2010年,小马顺利考上了北京海淀区的公务员。“能考上真是太幸运了,就跟中彩票一样。”小马说,“不过,以前以为公务员很清闲,没想到现在这么忙,加班是家常便饭,压力很大。好几次做梦都梦到自己犯了错。”
去基层,担心今后难回城
漂在城市,起码还有希望创造更好的未来。一旦去了基层,不知何时能出人头地
“我叫孙旭,来自山东经济学院,这是我的简历……”这样的话,孙旭自己也不清楚说过多少次了。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就不断在学校与各大招聘会之间疲于奔命。
“刚开始,我想找一个能让自己尽快积累经验,同时也能让同学羡慕、让父母自豪的工作。简单地说,目标就是世界500强企业。”孙旭说,但在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前前后后递了上百份简历,参加了几十场招聘会,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机会。去年12月,为参加某置地顾问有限公司的面试,孙旭还专程去了杭州,但最终落选。
是否可以考虑降低目标、去基层发展?孙旭说:“也不是没有过这种想法,但这跟父母的期望相差太大。”孙旭说,很多人认为去基层就是学习不好、能力不强、找不到工作的表现,父母受这种观念影响很大,他们更希望自己能够进入银行、国企、机关等稳定而有保障的单位,但哪有那么容易呢?
据了解,对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骄傲。在传统观念里,大学毕业后就该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样的工作,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大学毕业后回到基层,乡亲们就会认为没出息,家人也会因此抬不起头。这给大学生去基层工作增添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孙旭说:“虽然现在选拔公务员越来越注重基层工作经验了,但我总感觉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拔制度。我不怕工作环境差,可关键是基层用人体制和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下去容易上来难。这对我将来结婚成家、照顾父母都极为不便。”
孙旭说,如果选择漂在城市,生活虽然也不容易,但城市里发展机会毕竟更多,还可以凭借个人努力来创造未来。可一旦去了基层,啥时候能熬出头?总感觉没啥前途。再说了,目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依然根深蒂固,城市和农村的福利待遇差距太大,这也是很多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基层发展的原因。
为解开心中的结,孙旭还曾特地向同校的学姐钟瑶咨询。2009年,钟瑶参加了山东省组织的选调生考试,回到老家滨州工作。刚开始,钟瑶被分到当地一个社区从事服务工作。经过一年多锻炼,当地组织部门将她调到财政系统,现在已经干得很顺手了。
钟瑶说:“基层工作小事很多,但这很锻炼人的组织协调能力。基层工作并不可怕,如果能够放平心态,踏踏实实提高自身能力,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有发展前途。”她希望孙旭能够放下顾虑,不妨考虑先去基层工作,再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