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教育部在6所直属师范大学中重启免费师范教育,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政策。只是这次政策出台初衷更为具体:补充农村中小学师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2011年,首届共万余名免费师范生步入“毕业季”。经过了4年学习、培养,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走上教书育人的神圣岗位。这些年,他们过得好吗?如今工作好找吗?对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继续推进与完善,有何看法和建议?
为此,本版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多角度呈现他们的真实想法,多方面探讨政策带来的影响,以求推进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逐步完善、落实与深入。
——编者
春节刚过,首届万余名免费师范毕业生就迎来毕业季、就业季。
教育部强调,要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各省区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免费师范生就业。作为第一批吃“免费大餐”、原本以为工作无忧的师范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面对部分政策限制,他们有怎样的复杂心情?
近日,本报文化版与人民网推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应届免费师范生调查”,在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应届免费师范生中进行抽样,截至2月13日,共收到20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81份。
农村生源成“免费”主力
63.5%受调查者来自农村
89.2%受调查者家庭月收入不足4000元
此次调查样本呈现两个特点:
首先,农村生源占主体。调查显示,63.5%的受调查者进入大学前,主要居住在农村。61.7%的受调查者父亲为“农民/打工者”,这一数值在母亲身上更高,达到了71.3%。在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方面,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据了主体,88.6%的父亲和95.2%的母亲的学历为“高中及以下”。
其次,家庭收入普遍偏低。89.2%的受调查者家庭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超过一半(52.8%)的家庭月收入不足2000元。正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不用学费,为家庭减负”成了受调查者报考免费师范生的首要动机(51.4%)。相较之下,“想成为一名老师”的选择比例不到三成(29.1%)。
有学者表示,“免费”最有可能吸引的是那些家境贫寒、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却不一定能保证这些学生有志于教育事业。但事实上,在调查中,超过半数(60.8%)的受调查者还是“有”终身从教的理想,而20.5%的人选择“无”,18.7%的人“尚不清楚”。
尽管86.2%的受调查者在报考时将免费师范生列为第一志愿,但他们当时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却十分有限:“了解一点”的占57.2%,“不了解”的占12.8%,而“非常了解”的仅占2.8%。
尽管免费师范生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任教”,但就调查结果而言,在城市任教似乎更是他们的上上之选:在选择工作地点时,6.6%的人选择了“北上广深”,58.0%的人选择了“省会级城市”,没有人选择“农村”作为工作地点。一份华东师范大学对本校首届免费师范生的调查中也显示,38.0%的学生表示“不大愿意”回家乡农村任教, 44.1%觉得“还行,但多少也有些无奈”,17.9%的学生表示“比较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