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北京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北京就业连连受阻后,回到家乡南阳另谋生路,结果找工作又一再受阻。最后,她作出了一个让大家吃惊的决定:和农民工一起学习油漆技术。 (3月7日《东方今报》)
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眼球的事情。前些年也有过北大毕业生卖肉的新闻,当时也引起了社会热议。准备当油漆工的这位研究生,报考的是北大环境学院,在环保成为一个巨大产业的今天,应该说这是一个在就职市场上颇为热门的专业。这位研究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其个人方面的原因。
消息表明,其家乡的公司颇为欣赏她的才华,但她认为公司的经营理念与其个人理念不符。这种情形在求职过程中是极为正常的,更多的情况下,求职者会选择让自己去适应公司,但这位研究生显然具有极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她并不愿意单纯为了生计而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而宁愿选择从事似乎是与其身份不符的职业。
我想,任何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都不能取代她内心的感受。便如前些年媒体对那位卖肉的北大毕业生采访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自己的生活是愉快的。我相信这位“硕士油漆工”的内心也是宁静的,因为她是有选择的,只不过她放弃了在别人看来是更理想的选择。在固有的思维习惯中,总认为职业是有贵贱之分的,于是职业也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被看成是身份的象征。这是对职业理解的一种异化,颇为极端的例子是,有人在美国遇到一位乞丐,与寻常乞丐不同,他具有良好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他说他行乞是在实践一种哲学。我想,很多人会对这位乞丐的选择报以尊重,那么同理,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同样的态度对待 “硕士油漆工”呢?无论是乞丐还是油漆工,他们在人格上和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从这个现象出发,有两点是值得反思的:其一是应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其二是如何处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在20多年以前,大学生数量很少,彼时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这一现象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之后,已然完全改变了。现在大学教育进入了普及化时代,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毕业生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已经不那么容易。在这个大背景下,大学生应该适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从市场需求出发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近些年来,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转变还是非常明显的,北大这位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实就代表了这种转变。
那么,高校专业设置应该面向短期内的市场还是面向未来呢?对这一点,长期以来教育界存在很大的争议,从教育的本来理念出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但就业的压力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二者之间应该如何取得平衡,有待不断的探索。但有一点是可以做到的,这就是让大学生在确认专业时给他们更多的选择,以往在高校录取时就会确认学生的专业,但事实上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是很难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的。现在有些高校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即采取大类招生模式,录取时并不确定学生的专业,而是等到大二阶段学生对专业和自己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之后,再来自主确认专业。这一模式显然能有效减少学生专业选择与自己人生目标错位的情形发生,教育主管部门可对此进行深入的调研,总结这一模式的成效,可能的话予以推广,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就业市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