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解决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问....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2-06-16

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心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16.6万人,2009年毕业大学生18.95万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22万人,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因此,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与大学生就业渠道急需拓宽的矛盾。由于体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是导致当前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黑龙江省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依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意味着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居民就业水平。而非公有制经济在增收、提供就业、激励创业等方面的优势早已被经济发达省份的经验所证实。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也过低,仅占40.4%,其他许多省份都已达到70%~80%。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逐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调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是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很多毕业生仍热衷于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城市就业,黑龙江省毕业生在省内就业主要集中于哈、齐、牡、佳、大庆等重要城市。而许多基层部门人才却十分匮乏,中小企业、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则很少有人问津。这主要由于非公企业、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工作稳定性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异性,很难享受到与公有制同样的制度和环境,导致对大学生就业缺乏吸引力。同时,因黑龙江省与发达地区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在收入、医疗、教育和交通等方面的相对落后,也难以形成对人才的吸引环境,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等趋之若鹜,而对中小企业、基层单位等反应冷淡。如果仍延续原有的就业格局,就业空间必然十分有限,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3.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矛盾。目前黑龙江省高校毕业生素质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从就业总体情况来看,就业好的专业,大多是那些应用性、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然而,那些早已饱和的专业仍在持续扩招,这势必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

4.比较齐全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政策执行和落实不够的矛盾。多年来,黑龙江省为促进大学生就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强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例如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担保、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等优惠政策,均存在落实不到位和倾斜力度不大的情况,而自主创业等政策也缺乏配套政策加以落实。另外,现有的劳动用工制度、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社保制度等也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毕业生就业需求。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大学生就业制度及政策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

5.有效的就业市场体系的缺乏和新的就业形势要求的矛盾。最近几年,黑龙江省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在就业市场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大学生就业人才市场也囊括了高校、人事和劳动以及中介部门多个方面,就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但这种多元化状态不利于大学生降低获取就业信息的成本,分散的就业市场也不利于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全面和对称的就业信息。而且就业市场之间缺乏沟通,也使信息作用的发挥受到了限制。因此,亟待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以适应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