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高考录取正式启动,就在众多考生盼着一纸幸运的同时,有部分学生却选择了主动退出。昨天,杭州某职校的高三班主任有些心痛地告诉记者,刚刚接到一名学生的电话,说不想去读大学了,准备和父母去做小生意,闯一闯。
这名班主任说,和普高、重高的孩子相比,高职班的学生为大学梦付出的努力相对更多,今年他班上的孩子表现不错,全部上线。但对这名学生的放弃,老师说自己能理解:“每年暑假,我都要带着学生去超市实习,而和他们并肩干活的是那些多读了三四年书的大学生,如果干得好,他们很可能成为同事。”因为这名学生的家庭并不宽裕,在花掉每年8000~10000元的学费后,仍要冒如此大的就业风险,显然对他们来说,太没有把握了。
如果这名职高生是先知先觉,那么更多大学生是临近毕业时,才发现工作不是一般地难找。有学生在微博上感叹:毕业后该何去何从啊?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总不能永远考研吧。
在经历了毕业的离别,这个暑假对众多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很不轻松。找到工作的,正在快马加鞭地熟悉着人生的第一只饭碗,如果不合胃口,还要盘算着怎么跳槽找更靓的一只。没找到工作的,更是忙碌地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学生开始怀疑当初对专业的选择。根据最新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法学、生物、计算机等当初高考报考“热门”专业已连年就业暴冷,而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就业率与薪资则持续走高。
本周,周刊记者也对杭城几所高校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了在就业路上,前景截然不同的几大专业,以及背后的原因。
对于选择专业,对于就业,我们还想说这样一个故事。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人,曾几次摘得艾美奖。前不久他来中国推销自己的新书,在被中国媒体问及,父亲对他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时,他回答:“我的父亲一直教导我要过自己的生活,很多人都认为,我没有进入金融业,我父亲一定非常失望,但从小,我父母都对我说,你要做一项让你有热情的事,更重要的是我父亲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已经80岁了,还每天自己开车去上班,他让我从小就知道,不是你能赚多少钱才促动你去工作,而是你的热情。”
如果这个夏天,你只是因为和不喜欢的专业谈了几年恋爱,制造了一场麻烦,那么请在就业的道路上,选对方向,标准么,只有一个: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