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托管银行纽约梅隆被华尔街誉为“银行的银行”,凯伦·皮茨则被称为“华尔街的女管家”。过去两年,她两度入围《银行家》杂志评选的“最有影响力女银行家”三甲。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硕士,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对凯伦·皮茨影响很大。她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制定了清晰的目标,成为华尔街女强人的范本。
55岁的华尔街女银行家凯伦·皮茨(Karen Peetz)已经在“华尔街1号”呆了十多年。
1988年,美国最古老的银行——纽约银行入驻华尔街1号。10年后,从大通银行转战纽约银行的凯伦·皮茨,把自己的办公室搬进了华尔街1号。2007年,纽约银行宣布和梅隆金融公司合并,纽约梅隆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托管银行,皮茨则成为华尔街为数不多的女银行家之一。
作为美国第六大银行,纽约梅隆不仅仅在地理位置上出众。在《环球财经》杂志评选的“最安全银行”中,纽约梅隆在2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蝉联“最安全美国银行”称号。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华尔街众多银行陷入困境,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倒闭;而纽约梅隆不仅未受冲击,并且还接管了美国政府“不良资产救助计划”(TARP)中近7亿美元的资产。
在上海接受专访时,纽约梅隆副董事长凯伦·皮茨将纽约梅隆逃过经济危机劫难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不同于其他华尔街银行的商业模式,以及公司内部的多样性。
和大多数主营投资业务的投资银行不同,纽约梅隆专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资产托管、管理和证券服务。纽约梅隆也因此被华尔街誉为“银行的银行”,而作为该行副董事长兼银行金融市场及资金服务业务首席执行官,凯伦·皮茨则被称为“华尔街的女管家”。过去两年,在美国《银行家》杂志评选的“最有影响力的女银行家”中,凯伦·皮茨都入围前三甲。
学心理学的华尔街女银行家
和大多数华尔街高级管理人员频繁跳槽所不同的是,凯伦·皮茨服务过的银行不多。20岁时,皮茨从美国私营商业银行化学银行(Chemical Bank)开始她的银行业生涯。此后,她又在大通银行(Chase)干了16年,今年则是她在纽约梅隆的第13个年头。
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硕士,凯伦·皮茨受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影响至深。大约从高中时起,皮茨就开始阅读马斯洛的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对凯伦·皮茨的影响很大。
“1980年,也就是我和丈夫结婚3年后,我们开始了一个传统:一起制定新一年的生活与工作目标。”他们把这些目标写在本子上,相互承诺不去修改,到年底时再回过头来看到底实现了多少。如今,皮茨的文件夹里已经收藏了近三十年的新年目标,这些目标记载了皮茨个人的成功史。“起初,主要都是些个人目标,譬如买个大房子啊什么的,”凯伦·皮茨回忆道,“后来,诸如‘成为公司副总裁’这样的目标就多了起来。”
皮茨的职业发展完全是由她的目标和志向所驱动,“如果你的心里没有志向,那根本就不可能抵达最高层。”最初,她在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就职,因为那和她的心理学教育背景相关。“但我只做了非常短的时间,因为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后来,她主动申请转到销售部门,然后又去了信贷部门。“有人告诉我在运营服务部门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所以我最后又要求去了那里。”
为了实现职业目标,凯伦·皮茨几乎完全放弃了个人生活。在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女后,她只休了四个月的产假,就回来工作了。在双胞胎儿女十岁那年,凯伦·皮茨主动申请去英国伦敦工作。“因为有海外工作经验,并且能够负责一块业务是我的职业目标。”皮茨回忆说。
两年后,当她从伦敦回到纽约时,她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目标,“我要得到我现在老板的职位。如果一年后我还没得到的话,我会抓狂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她从大通银行跳槽到纽约银行,并最终成为纽约梅隆的副董事长兼银行金融市场及资金服务业务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