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天命创业?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0-10-26
美国有个传奇的创业者,他5岁丧父,14岁辍学开始流浪,66岁时拿着几百美元的社会福利金,开着一辆破汽车,向餐厅出售他研制的一种炸鸡配方,88岁时才获得成功。这个人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

中国也有个传奇的创业者,他50岁时,辞去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的职务,蹬着三轮车卖起了自己研制的速冻汤圆,如今,63岁的他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速冻食品的创始人,企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这个人,就是郑州三全食品公司掌门人――陈泽民。

天命创业

五十岁,应该是守业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岁数开始再打拼。在知天命的年龄创业,这可能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陈泽民偏偏就是这样。

在创业前,陈泽民是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家庭幸福、事业蓬勃,拥有一个五十岁男人应该拥有的一切。

但是他却觉得这样的日子很不充实,时间被浪费了。虽然是一家三甲医院的副院长,一个月仅一百多元的工资不能够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时代造就英雄,1989年,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他萌生了下海的念头。身边一批做生意的朋友逐渐富了起来。于是,陈泽民毅然放弃已有的地位和荣誉——下海经商。

陈泽民绝对算是白手起家,他的第一笔创业资金一万五千块钱是向邻居借来的。他用一万二千块钱买了个冰淇淋机,另三千块钱作为买原料的流动资金,在商场租了一个柜台,成立了一个冷饮部,叫“三全冷饮部”。之所以叫三全,是为了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由于肯动脑筋,积极创新,三个月就把借款还了。然后,陈泽民就开始扩大再生产搞批发。场面红火,为了进到货,很多人半夜就来排队。

后来他又发现在上海有一种冷狗牌夹心冰淇淋很畅销,但是引进生产这样的设备就要十万元,这个对于刚创业的他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陈泽民搞清楚原理,一分钱没花,用原来做冰糕的盐水槽生产出来夹心冰淇淋。这项技术就是二次速冻法,这也为以后的速冻汤圆奠定了基础。

“抠”出来的亿万富翁

后来国营厂的夹心冰淇淋出来以后,陈泽民感到无法竞争,决定退出去开发新的蓝海。

陈泽民是重庆人。重庆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北方的元宵是干面渲出来的,口感不一样。郑州人叫元宵,没吃过南方的汤圆。陈泽民就开始打起了主意。

由于买不起价格高昂的设备,陈泽民又开始发明创造,将生产冰淇淋的设备做了改造,技术就是夹心冰淇淋的“二次冷冻法”。于是,第一颗速冻汤圆在1990年诞生。

汤圆一上市就开始热销,市场需求量太大,仅靠三全一家的产能根本跟不上。一时间郑州38家企业开始效仿,这也带红了整个产业。

陈泽民其实很“抠”,如果说他成功的经验一是靠爱动脑筋,另外一项就是“抠”。在原始积累阶段,除了土造的设备,就连厂房,也是他自己带着工人自己盖起来。

正是这个“抠”字逼着他去创新、创造:不买贵重的设备,也不在厂房上花费太多的资金,这就给他创造了更多财富。

陈泽民自己也说,如果按照一般人的创业习惯,一定要等到什么都具备。但是他不是,正是在一开始没有耗费很多的资本去添置设备,三全才可以那么快的发展起来。

出身贫寒的“发明家”

为什么陈泽民总能想出点子去制造机器?他本身不是工程师出身,这对于一个医院的副院长来说太过于神奇。

陈泽民出生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小学生时期,利用课余时间上街捡废品支援国家建设。后来走向农村、下工厂参加实践,业余时间勤工俭学。初中时,对无线电的兴趣让他开始成为一个“发明家”。从矿石收音机到真空管收音机,再到后来的半导体收音机和电视机、录音机、录像机,他都能组装和维修。想了很多的心思搞发明,潮汐发电、半导体的发电、农机自动收割机、万能车床、超声波……

再后来,他去了“大三线”支援建设,跟着一批同学盖起了医院,给当地病人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成了一名外科医生。

为了方便照顾家人,他从“大三线”调回郑州第五人民医院。由于对于电子设备精通,他居然把一台报废的精密X光仪器修复一新,还用业余时间发明了很多的医疗设备,例如自动皮试机等。

在创业之前,陈泽民已经是郑州第二人民医院当副院长,但他却觉得业余时间没有充分利用,太可惜。

转变

刚开始创业遭遇很多阻碍,但是陈泽民想好了,就干。

“开始的时候落差很大,外科医生这个职业很好,我又是医院的副院长,职位也不低,都是大家来求我办事。但是自从我下海以后,我的身份转变了,什么事都得求别人。”陈泽民描述当初的境况。

并且,陈泽民的家人对他的创业并不支持,反对的声音大。家人都认为他是不务正业,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得。“你快五十岁了,工龄快三十年,马上就可以退休。”也有人建议他病假休息半年,自动转入劳保系列。

但陈泽民没有受到这些声音的影响,他决定断了后路,背水一战。“等下去可能会失去机会,有后路的话,也不会破釜沉舟。没有退路可走,只能往前冲。没有条件,没有钱,都是靠自己有动力去创造条件。”

陈泽民又开始每天睡不着觉,不断地想发明,改良设备,改良产品,为了让跟随者,跟都跟不上。

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

把心放在产品上是陈泽民的生意经,他常挂在嘴上的话是,“你越是不想赚钱,结果你越赚钱。”为什么?他说,要把思想用到产品上,用到怎么为消费者服务上,用到食品的安全上,这样有了好的产品,有了好的市场,自然而然就赚钱。

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也因为他就这样做了,虽然三全没有设备,也没有厂房去抵押。银行却主动给了贷款,财神上门了。

1995年,银行看到三全食品厂门口,各地的车辆带着现金来提货,没货!要久久排队,有的还要等十几天。银行行长和信贷科长看到生产销售的旺劲,对陈泽民说,尽管你不符合贷款的条件,我们还是根据你的定单,根据你市场的销售情况,考虑给你贷款。

面对这样的财神爷,陈泽民却又犯起了“抠”劲,他没有排场招待。在银行行长考察了企业后,陈泽民请他吃了十块钱一碗的烩面。

有人说,银行肯定不会给他贷款,银行的行长来了,却这样给打发走。而陈泽民心里想的则是,要赶紧回去搞生产。

这种朴素的精神反倒坚定了银行贷款的决心。行长说,这是他们有史以??,第一个不要任何担保,任何抵押,就凭信任的贷款。

专注主业做百年老店

在三全同一条街上的邻居——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除了经营主业,还搞多元化:搞资本运作、搞房地产,用不安分的跳跃式发展快速追赶三全,成了三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十几年来,陈泽民只做速冻食品,三全的扩张之路是否太过保守?陈泽民用了一个比喻,叫做“滚雪球似的发展”。

没搞过多元化,陈泽民不遗憾。在他的观念里,要打造百年老店就要专注主业。

“如果我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去,那主业肯定要受影响。现在把精力、时间、财力全部集中到主业上,天天动脑筋,结果是非常不一样的。”陈泽民说。

“如果在主业上还有发展的空间,我还是要围绕着主业不断地发展。如果在能力富余的情况下,我们主业已经达到某一个点的时候,也许我会介入其他的行业。”陈泽民并没有把话说死,“那就是到时候看,起码近几年我们不会搞别的行业。”

不留遗憾

如今,作为三全食品创始人的陈泽民已经从一线退了下来,把接力棒交给了两个儿子。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全是传统的家族企业。

企业刚起步的时候,大家都把陈泽民叫做陈师傅。他对员工都是手把手的教,但是发展到上万人以后,陈泽民也说,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了。要靠管理团队,靠现代化的管理。“所以现在我们请的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的高管,二百多个高管人员来管理我这整个团队,我个人见好就收,退居二线了。”

“我两个儿子只是占管理团队人员的百分之几,他们承担责任。但是现代化的管理是要聘请有能力的人去做。”

而对于儿子们的工作,陈泽民是满意的。他说,“我没有什么遗憾,只有欣慰。”

“他们更投入,更有朝气,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而且思想很活跃,步伐迈得更快了。我非常满意三全现在的状况,比我想象的要好。”

现在的陈泽民除了是公司最大的股东以外,公司的经营管理,经营活动完全交给了新的领导班子。

但是他仍然很忙,有一堆事情要忙活。现在他的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的会长。他说,“要履行很多社会的责任,搞调研,为农业做一些呼吁,向政府要一些政策,替农业企业排忧解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