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汪俊林那一瞬,有些诧异。很难将眼前这位身穿红白相间T恤,笑起来略显羞涩,身材消瘦的男人和郎酒集团董事长这个身份对号入座。但是正是这位衣着朴素,手腕上不带名表,说话内敛却铿锵有力的男人 “一路颠簸”,带领着郎酒从2001年的负债发展到2010年实现58亿的销售额,2011年郎酒品牌价值达到175.55亿元。
红色风暴,蓝色海洋。在中国白酒市场,郎酒集团一路高歌猛进,保持每年超过50%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中国白酒业年平均增速15%。很多人难以想象,发展如此迅速,在白酒行业处于领头羊的郎酒集团在2001年是一个销售收入不到3亿,亏损中的地方国有企业。
“当时收入3个亿,1个亿用来还贷款利息,一亿用来交4000多工人的工资和社保,再加上交税,当时的郎酒一年的亏损就有2个亿”,一位郎酒的老员工说道,汪俊林的出现让郎酒出现了转机。
“汪总是2001年来到郎酒的,现在想想当时的情景还是觉得有些好笑。汪总的体型不是魁梧型的,要带领郎酒扭亏为盈,走上改制的道路会遇到很多问题,当时汪总一直带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郎酒集团董事长”,郎酒集团的副总经理李明政说道,当时郎酒内部很少人会相信,这个带牌子的董事长会让郎酒成长成“中国郎”,成长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
其实汪总是让企业扭亏为盈的老手了。
起死“多”回生
郎酒不是在汪俊林手里起死回生的第一个企业,1992年医科出身的汪俊林从成都恩威研究所转到泸州市的国有企业泸州制药厂工作。“当时泸州制药厂一年的销售额是100多万,我去时账上的资金就2万多,整个工厂基本处于亏损停产的状态,办公司连个椅子都没有”,汪俊林向记者说道,“面临一个烂摊子,你怎么办,厂子里还有108人要养活。研究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周围的人都知道这个厂子的名字,但是不知道这个厂子是生产什么产品。”
“产品太多,没有拳头产品是泸州制药厂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上任后,就把仓库所有库存都便宜卖掉,把很多产品线都停了,只剩下‘风湿酒’这个产品。当时厂里所有的人都反对,因为这个产品一年的年销售额就只有3万元。其实这个产品在农村是有市场的,只是包装太大,一瓶500毫升,一次喝不完,我就把包装换成200毫升的,价格也从500毫升的2元升到6元,虽然价格高了市场还很畅销,回收了几十万元钱”。经过大手笔整顿产品线和改革,在汪俊林的带领下,泸州制药厂由一个制药小作坊发展称了后来年产值几十亿的宝光药业集团。
泸州制药厂的“蜕变”已经开始显示了汪俊林非凡的管理能力。1999年汪俊林又接管了亏损上亿元的国企“四川长江机械集团”,使该集团在2001年盈利数百万元,此时,汪俊林这医治“重症”国企的高超医术才充分的显现出来。
2001年负债的郎酒集团被政府推倒了汪俊林的“手术台前”。“当时除去解决职工国有身份买断花掉了1个多亿,郎酒净资产还剩下4.9亿,我当时没有那么多资金,政府说把企业卖给你我们放心,你可以分期付款,赚了再付款也可以,但是亏了先亏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