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es Maltz的文章“融资成功不代表产品成功”,其中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Maltz说:“我们现在开始膜拜‘某某某成功融资几百几千万美元’,而不是‘某某某成功做了一个超牛的产品’。”
确实是这样,就从国内来看,一旦美国出现某公司估值一夜间变成十几亿美元,立刻会出现一堆人开始C2C(Copy To China)。相对于“某某某做了一个超牛的产品”的消息,人们确实更加在乎类似“Square完成1亿美元融资,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Airbnb将完成新一轮融资,估值大涨至10亿美元”这样的消息。
不管怎么说,现在创投界确实是存在一些泡沫的。而对于中国来说,
此前,我曾跟Jamie讨论过现在互联网创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现在的互联网投资更像是投机”:
现在中国的互连网创业创投,看起来的确是投机比投资多,大家追逐的多半是资本市场的报酬,而不是一家体质真正健康、可以长期经营的公司。但是这个派对即将结束,美国聯邦準備會的QEII(货币量化宽松)将在六月底反转,市场上的热钱将会开始减少,加上美股也开始修正,胡乱投资的情况将会大大获得改善。
所谓投资,应该是出资占有一个有或者即将会有持续稳定利润的公司一定的股份,通过你投入的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双方一起把利润做到更大更好,此后投资方就可以通过稳定的分红得到回报。
而现在的互联网投资是怎么样的?
一方面,很多投资机构开始不在乎一些产品的盈利计划,去投资一些可以忽悠很大的产品。他们的策略都是:出资占一定股份后,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个东西炒大炒火,然后在引入下一轮投资的时候,退出一部分股,把此前的投资赚回来。这是不是和「投机」很像?看看百度百科对「投机」的定义:
投机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为投资,而把短线客称为投机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
也正由于投资机构、投资人把创业者惯坏了,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创业者根本不考虑盈利计划,就出来做产品。当你问他:“你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他们会说:“我们不考虑盈利模式,等把用户做到几百万,盈利很简单的。”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微博、轻博客都有那么多用户,真要让他们开始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更别谈其他的产品了,能不能做到百万用户还说不定呢。
另外一方面,很多获得巨额投资的创业公司往往不一定做得长久。这一点JulesMaltz还特地列出了一些数据做支撑。下图是2004年~2008年期间,最大规模的几起融资,可以看到最右侧的“当前估值”,大部分已经成了N/A了。
这原因可能是,一些创业公司一开始就通过个人名誉或者投资人名誉把自己的估值抬到太高,那么引入新一轮融资就会更加困难,有多少人认可你的估值会是个问题,当钱花完还没有投资进入,那就是挂了。另外,当你不知道需要很多投资能做什么的时候,却跑去融了一大比钱,这可能也会增加失败的几率。
总的来说,目前互联网界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而某些人的“投机成功案例”,也对其他踏踏实实的创业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影响。真心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能持续的健康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