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不少仍未签约的高校毕业生日趋紧张起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称,2009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有610万人,再加上过去毕业未就业的约100万毕业生,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应对今年的就业形势,5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9类共50种岗位的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在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单位从事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协调、农业、扶贫开发、医疗、卫生等。
人保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对此解释说,通过上述渠道,今年预期全国能够吸纳近2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岗位。
中央部门组织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包括,选聘村官两万名到各地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安排5万-7.5万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此外还有“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两万多个岗位,以及选派1万名应届毕业生服务西部的计划,2009年-2011年,组织100万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以服务西部计划为例,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综合协调处处长皮钧告诉记者,目前报名参加服务西部计划的大学生有6万多人,国家已经决定今年安排1.5万大学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工作,该指标比去年的1万人计划有所调高。
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冷热不均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北京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整体持平。部分高校,比如人大、北大、清华、首都师范大学都比去年要高。其中清华大学比去年提高了20%。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对此解释是,一些学生担心就业难,尽早签约了,尽管工资低一些也没有太挑剔。
武汉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有25万人,截至3月1日,当地教育部门的统计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平均为20.56%,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统计,截至3月10日,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毕业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4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比上月有所好转,不过整体形势仍不乐观。
从事教育咨询服务的麦可思公司经过对两万名学生调查发现,4月底全国大学毕业生(本科和高职高专)的签约率为39%。
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负责人、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对此分析认为,未签约的学生也不必担心。2008年,“211”院校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3%;非“211”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是54%,高职、高专院校为47%。
此前,在4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行的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今年一季度在校大学生的签约率总体略低于去年同期,各地情况不一样,按照正常的情况,一季度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30%。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告诉记者,尽管存在很大的压力,但是大学生只要放宽心态,降低求职预期,就业难度可以大大降低。
5-6月兵役机关将开展高校预征
除了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岗位就业,今年以来,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影响,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还包括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要求招用的人数总体上不能少于往年;鼓励高校毕业生到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比如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鼓励重大科研项目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等。
据教育部和人保部的介绍,全国的征兵工作一般在每年冬季进行,而从今年起,对普通高等学校应届高校毕业生实行预征制度,5-6月高校所在地兵役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入高校,开展预征工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副研究员张丽宾告诉记者,实际上随着国家4万亿投资的展开,基层对于一些教育、卫生、医疗、农业等公共服务岗位人才的需求很大。“关键是有没有高校毕业生愿意去,所以就业根本还是一个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她说。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今后两年内国家将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方面投入1500亿。这包括基本建成近20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560个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项目,新建农村初中校舍面积84万平方米、中等职业学校校舍42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10个。这些无一例外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
熊汉忠表示,根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的调查,目前只有27.5%的大学生“愿意”去西部,而明确表示“不愿意”去西部的有39.2%。而学历越高,不愿去西部的大学生比例越高。
而愿意去郊区或者基层乡镇的比例比去西部的比例要高。“郊区毕竟还是大城市,不过真正大量需要大学生的还是中西部地区。”熊汉忠说。
王亚栋则认为,下一步国家将逐步公布到基层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新的分类和工种,以便提高就业质量,建立促进高校毕业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
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家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补贴、保险或者相关资助,都由中央或者地方财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