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互联网稍有了解的人,对古永锵应当都不陌生。
中国互联网十多年的历史,古永锵有两个标签,搜狐曾经的财务总监、总裁,为搜狐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仅次于张朝阳的二号人物;告别搜狐后,他用了4年的时间,做成了中国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去年12月8日,优酷登陆纽交所。
要研究一个中国互联网的老兵,只需要把其放入这个颇为丛林的中国互联网生态坐标系中,再模糊的面孔也会渐渐清晰。时间定格在2009年,老大张朝阳拿起了版权的武器,与曾经的老二古永锵兵戎相见。谈及行业恩怨,问古永锵,“你对这些事情从来都没生气过吗?”
笑容依然阳光,但语气了多了几分调侃,“我又不是神仙。”“那你上市的时候张朝阳向你表示祝贺了吗?”“祝贺了。”“在哪里祝贺的?”“在《东方企业家》的杂志上。”
在中关村中钢大厦,11层,那以浅蓝色为主色调的办公室里,古永锵依然拥有着10年前阳光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但有些事情还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优酷成为视频行业的老大,古永锵也有了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少白头”。
4年的时间,古永锵给纽交所讲了一个不错的故事。
为什么是古永锵?
古永锵,狮子座的男人,工作与生活分得很开,周末的时候从来不去办公室。这个事情,从效率的角度来讲,不难理解。他还是个性情相当温和的人,在采访优酷离职员工时,他们依然对古永锵赞誉有加。
在这里,我们只是粗线条的素描下这个给纽交所讲故事的人。
古永锵与视频的故事一开始没有多少传奇色彩。那时候,中国有类似想法的,不下200个,古永锵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中国的互联网一直走的是一条模仿的路。百度正如美国的谷歌,当当正如美国的亚马逊,三大门户正如美国的雅虎……
但故事到了视频领域,虽然已有了Hulu和YouTube,因为高昂的带宽成本和版权的问题,以古永锵为代表的这帮视频创业者,在写中国互联网视频产业这个故事的时候,难度陡然增加。从拍DV到成立视频网站,之间的路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美国,网络视频行业主要有两种商业模式——除了YouTube这种以跟原创用户分享广告收入为主的模式外,还有一种是以“正版+免费+广告”为主的模式,典型的代表网站是Hulu。
但在中国,这两种模式哪一种都没戏。一方面,美国的DV文化发展了几十年,而中国只有两三年,缺乏能够打动广告主的高质量原创产品;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媒体资源相比美国要分散得多,版权谈判工程浩大。
这就意味着在视频领域打拼,得有钱,而且需要一笔很大数目的钱,找到了钱,也就相当于种了一颗小树苗。大部分人是没机会种下树苗的,这是视频领域的第一道门槛。有数据可以佐证。
中国视频网的老大优酷网从2005年11月开始到2010年12月8日上市,一共进行了6轮融资,总金额达到1.6亿美元,另外还有1000万美元技术设备贷款。尽管频繁融资,但古永锵控股依然在41.48%。老二土豆自2005年4月成立以来融资5轮,总融资规模达1.35亿美元,豆网CEO王微持股13.4%。
知名IT评论人洪波对此评价:“古永锵能严格控制股权,不被大幅度稀释。这样的融资规模,在过去的中国互联网没有过。古永锵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既需要资金,又能严格控制股权。”
而古永锵以往的经历,也给这组差异较大的数字做了注脚。
斯坦福毕业后,古永锵的职业生涯从美国三大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贝恩”开始,他的理念是:“开始的时候要看得广,但是要在其中尽快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选择完以后,如果认可自己的判定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又足够的话,就坚持去做。”
贝恩的3年,打开了古永锵的眼界。3年后,离开贝恩做风险投资,古永锵的理由是:不希望在大公司做一个螺丝钉,希望更主导的角色,做操盘人。古永锵这样形容那时的感受:“每次都是先被扔到大海里去学游泳……”最终成为富国投资在中国的6个投资决策人之一。
在资本的浪潮里长了些本事,1999年初,古永锵加盟搜狐,职位是CFO,通过猎头面试COO的候选者。在上海,来了一个面试者,就是马云。谈了一个多小时后,马云说,“我听说过你,我就是想跟你聊聊,我肯定不来搜狐……但我觉得你很适合做搜狐的COO。”
马云预测精准,2002年古永锵任搜狐COO,2004年任总裁兼COO。古永锵利用以往丰富的人脉关系单枪匹马完成了搜狐上市前的4轮融资,其恰到好处的融资节奏为搜狐渡过互联网寒潮和后来的成功上市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正因为如此,古永锵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被认为是优酷后来居上排到行业第一的重要原因。古永锵说,“如果只看到优酷的资本优势,有点低估我了。”正因为如此,他给他的追随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一般创业公司的窘迫与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