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雷士照明吴长江:白手起家 点亮...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0-11-28


1965年吴长江出生在重庆铜梁农村,1985年考上西北工业大学,成为村子方圆几十里内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吴长江被分配到陕西汉中航空公司,这份工作在乡亲们看来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

吴长江和他的公司-----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在陕西汉中航空公司,曾是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的吴长江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1992年,正当年轻有为之时,他被确定提拔为副处长。眼看这个原本就是“金饭碗”的工作即将被再镀一层金,但是吴长江却不要了。

“我自己有很多想法,我觉得在当时国有企业的体制下很难实现自己的抱负。”吴长江说,“当时在公司做外贸方面的工作,经常出差,在外面见的东西很多,觉得反差特别大,所以自己想做一番事业。”1992年下半年,他毅然决定辞职。“到广东后,我发现很多同来打工的人都是停薪留职的,如果做不好他们还可以回去,但是我是主动丢掉工作的,是不可能再回去了。”吴长江说。

南下创业

开始时,他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保安。但他知道,这绝不是自己南下的追求。四五个月后,他来到番禺,进入一家港资灯饰企业打工。几经磨炼,他总结出“老板定律”:首先要能吃苦;其次是胆子大,有风险意识;第三是具有商业意识。他发现自己以上条件都具备,另外,自己读的书比许多老板多得多。10个月后的一天,吴长江的存折上有了1.5万元。他径直来到老板面前,告诉他自己要辞职办厂。

1994年,总资本10万元、股东6人的惠州明辉电器公司成立了,由吴长江全面负责。

“当时我们在惠州租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民居,我和我的搭档一人住一间,另外一间用来办公,我们就在这里面自己画图、设计、开发产品。”吴长江回忆,当时广东很热,他和搭档买了电风扇。但是电风扇一开就没法画图,所以电风扇都不开,“大家都光着膀子画图、设计产品。”

公司的第一张订单让吴长江记忆犹新。一个香港客商要2万只变压器,要求两周内交货。熟悉这一行的都清楚,单是开一个模具就要1个月,但吴长江毫不犹豫地接了单。一周时间画图、开模,10多人连续干了几个通宵,最终交了订单。这笔生意赚了20多万元。

一年后,吴长江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1998年底,吴长江联合两个高中同学凑齐100万元,成立了惠州雷士照明有限公司。当时,菲利浦、欧司朗、松下等跨国照明行业巨头已进入中国,在珠三角一带的照明企业已超过3000家,“雷士”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坚定地扬帆起航了。

思路决定出路。不要把经营企业想得太复杂,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经营人心就是靠理念、靠思路。吴长江深知,从长远来看,做品牌才是国内制造企业的出路。而要打造自主品牌,就要从自主研发入手。创立之初的雷士以低压石英射灯切入市场,仅以商业店铺为主要工程客户。当时的照明行业并没有明确的细分市场,产品的单一性明显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为此,他决定公司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致力于新型绿色照明产品的开发以及和谐光环境的营造,给照明市场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并对产品群结构进行调整。雷士最终形成了商业照明、办公照明、户外照明、家居照明、光源电器、电工六大产品群。

这种情况下,公司创立的头三年,雷士的销售已超1亿元,保守估计也有三四千万元的利润。他对外说没有赚到钱,外界都不怎么相信。“事实上是这样的,公司赚的钱大部分都投入到品牌建设、渠道建设上了。”

“渠道、诚信、品牌”是“雷士”亟待攻克的三大难题。可吴长江首先解决的却是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先定目标,再建工厂,营销未动,战略先行”――这是雷士创立之初谈及最多的16个字,也是雷士一贯的作法。

2000年,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是召回产品还是夹着皮包走人?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吴长江选择了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决策:召回全部问题产品。有职工提出把雷士商标抹去后再销售,被他断然否决。雷士以净损失200多万元的代价,创立了在照明行业率先实行的产品召回制度,从而赢得了市场信誉。当年年底,雷士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万元。

销售额在不断地增长,吴长江又决定在行业内第一个推行专卖店模式。“雷士刚起步,产品连半壁墙壁都摆不满,开什么专卖店?”很多人不理解。但吴长江坚持了自己的想法。2000年7月,第一家专卖店在沈阳开张。一年之后,这样的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经销商反映挂了牌子的店要比不挂牌子的店销售好得多。渐渐的,有经销商主动找上门要求加盟。

目前雷士照明公司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经营机构,已有专卖店2600多家,打造了一张主力营销网。2003年,雷士公司销售额达3.2亿元,从珠三角3000多家照明企业中脱颖而出。2005年,销售额超过了8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灯具企业,位居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榜第25位。同年9月,“NVC雷士”标志在北京国际照明展览会上强势露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雷士迅速在射灯、筒灯、灯盘等产品线走红。但面对一个又一个荣誉,吴长江总是说:“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05年,吴长江正在市场上信誓旦旦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时,企业内部却经历了一场大多数民营企业都经历过的“地震”。

三个股东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其他两个股东认为,前几年一直在投入,现在赚钱了应该分红;而吴长江认为,企业做得还不够大,赚来的钱应再投入。双方互不让步,股东之间最后摊牌。由于对方占有55%的股份,吴长江只有45%的股份,虽然对方并不参与管理,但为了平衡关系,吴长江让出了董事长的位置。他被要求领走8000万元后彻底退出“雷士”。

然而,就在吴长江签订协议退出后的第3天,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吴长江刚离开惠州,就接到了一位供应商的电话,要他赶紧回公司。一回到惠州,他就被直接带到了公司大会议厅。厅内,全国各地200多个供应商和经销商,还有公司的中高层干部,黑压压地挤满了屋子,另两个股东被围在中间。现场还挂起了“雷士战略研讨会”的横幅。最后大家决定举手表决吴长江的去留,结果是全票通过他留下。另两个股东表示退出。由供应商、经销商“反水”,决定一个企业高层的人事变动,这开创了中国企业发展史的先河,惊叹业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