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牛根生的六大面孔 退隐江湖还是...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0-11-30
从1999年创立蒙牛公司,到2004年成为行业老大,再到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一道,如坐过山车一般,经历着巅峰与谷底。从风光一时的创业偶像到遭遇信任危机,从对赌三大投行的“赌徒”到捐献财产的慈善家,牛根生展现着不同的面孔,并留下成败与否的争议。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6月10日晚间,蒙牛发布公告称,现年53岁的牛根生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故而辞任董事会主席,由中粮集团董事长、蒙牛乳业董事会副主席宁高宁接任,牛根生只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从1999年创立蒙牛公司,2004年成为行业老大,再到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一道,如坐过山车一般,经历着巅峰与谷底。从风光一时的创业偶像到遭遇信任危机,从对赌三大投行的“赌徒”到捐献财产的慈善家,牛根生展现着不同的面孔,并留下成败与否的争议。

面孔1:营销大师

砸牌事件出名发动农民养牛

1998年,牛根生被效力16年的伊利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后,于1999年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裁。当时创立公司的地址,是呼和浩特市一座民宅底层53平方米的两居室。

这个企业的诞生,以及随后其与伊利之间的10年“战争”,成为中国乳业竞争的主线。

创业时没钱,牛根生小团队在呼和浩特四处放风,请亲朋好友、上游合作商以几元一股的价格投资蒙牛原始股,两个月募集了1400万元现金,摆出了上市的架势。

擅长营销的牛根生开始展现出“大师手笔”。1999年3月,他一掷350万元买断了呼和浩特3个月的路边灯箱广告。灯箱上是这么写的:“蒙牛乳业——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当年5月1日深夜,一群“不明身份的歹徒”把蒙牛竖在路边的灯箱砸了。公安侦查无果,但砸牌事件成了内蒙古新闻的头条。

就这样,大家一夜之间就知道了蒙牛这个品牌。当时的蒙牛虽然还在租用民房办公,但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大关。

没有奶牛养殖场,没有牛奶运输车,没有工厂,蒙牛怎么做牛奶?

农民出身的牛根生“发动农民群众干革命,在乳品行业里第一个大规模推广了企业省钱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民养牛运动”,这给蒙牛创造了低成本扩张的机会。

为此,蒙牛公司在内蒙古奶农中曾打出广告语:“家有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家有五头牛,比蒙牛的老牛(牛根生)还牛!”

面孔2:火箭

他是一头牛跑出火箭速度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曾经引人注目。央视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2004年牛根生还获得了“中国策划最高奖”等荣誉。

到2004年,蒙牛已成为行业老大。其后,凭借和“超女”的合作,蒙牛的品牌打响大江南北。牛根生也在2004年进入《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当时身家1.35亿元。

牛根生曾经有一句名言:蒙牛集团有一个飞船定律,不是在高速中成长,就是在高速中毁灭。如果达不到环绕速度,那么只能掉下来;只有超越环绕速度,企业才能永续发展。

当时的牛根生是社会的红人,各种各样的荣誉纷至沓来,作为成功人士,牛根生关于社会责任、商道、企业管理的演讲与报道特别多。高调健谈的他屡出“名言警句”,被奉为创业偶像。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近14亿元人民币。蒙牛管理层的大多数人立马成了引人注目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其中,个人持股6.1%的牛根生身价过亿。

面孔3:赌徒

对赌三大投行老牛笑到最后

在牛根生引领蒙牛高速前进时,蒙牛的“对赌协议”也闻名业界。在2004年6月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前,蒙牛与外资签订对赌协议。注入了资金的蒙牛,奔跑的速度更快了。

2003年,蒙牛与摩根士丹利、鼎辉、英联三家投资机构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协议约定:如果在2004年至2006年三年内,蒙牛乳业的每股赢利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三家机构投资者就会将最多7830万股转让给金牛(蒙牛为了在海外上市注册的壳公司);反之,如果年复合增长率未达到50%,金牛就要将最多7830万股股权转让给机构投资者。

蒙牛的速度,让外资股东无话可说,按照协议的要求,蒙牛乳业2004年的净利润是以3亿元为界限,而蒙牛公布的2004年业绩为3.19亿元,超出了外资股东的期望值。2005年4月,三家机构投资者以向金牛支付本金为598.76万美元的可换股票据的方式提前终止了双方协议。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