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在中国的兴起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0-11-30
周鹏出生于1982年,在一家PE机构做高级投资经理快有一年,“白+黑”,16乘7是他的工作状态。而因为要募资,他时常出差在外地,一般是每周周末回北京,除了看看家里人,跟朋友吃饭,还要去公司开会或者培训。
像周鹏这样投身投资行业,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并不是少数。而这现象的背后,则是VC/PE行业在中国的兴起。
如果查阅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5年中国市场共发生的创业投资案例有298起,2006年是362起,而2010年全年披露的VC和PE投资案例分别是804起和375起;2006年国内创投市场新募集基金41支,总金额44.429亿美元;到了2010年,国内的VC/PE投资市场共披露基金359支,募资完成(含首轮募资完成)规模则达到304.18亿美元。
行业的扩张一方面促使机构不再仅仅限于京沪深三大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布点;同时还引发行业人员规模的膨胀。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仅仅在最近半年,共有超过10家VC/PE机构展开规模超过20人的招聘,招聘总人数超过300人。此前的投资机构多以10-30人的小团队形式存在,相比之下如此大的招聘规模可谓史无前例。
有意思的是,在早几年,VC/PE在国内还属于新鲜事物。那些较早进入投资行业,如今已获得一定名望和成就的投资大佬们,或者是因为意外和巧合,或者是出于挑战自我的想法而进入这个行业。譬如VC教父阎焱,“早期只做学术,其实早年的时候从来没想过做生意做投资。”软银的宋安澜做过美国的大学助理教授,参与过创建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最后才进入投资圈;王功权以开发房地产起家,最终选择加IDG,“原因之一,就是不愿与官僚特权打交道”;邓锋在创业成功之后,“已经不用为钱考虑了,但因为我想帮助更多的人成功,挑战一个全新的领域”,于是有了北极光。
如今,在“全面PE”的背景下,做投资已经成为一条被很多人都看见的路,而这条路正以工作强度大和回报可观而出名。再加上行业本身扩张引发较大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此。这其中,80后无疑是一个主要力量的来源。
我们好奇的是,如今的年轻人主要是被什么吸引而选择进入VC/PE行业;做投资给他们带来哪些收获和损失;他们未来的规划又是怎样。
为此,我们做了问卷和访谈,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81.82%的人表示之前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并非误打误撞进的投资圈;72.73%的人表示自己会一直在投资行业里做下去,剩下的人打算一边做投资一边寻找创业机会;还有54.55%的人表示没有给自己设定退休年龄。
接受我们采访的张涛表示,投资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越到老会经验越丰富。而一般选择投资的人,都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自我驱动力也非常强,“如果仅仅看到钱来做这个职业,你肯定做不长久。”在清华念完MBA之后,他于今年年初进入一家PE机构做分析师。
而那些给自己设定了退休年龄的人,对退休后生活的规划包括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去大学教书、做天使投资人同时开餐厅。这些规划听起来多少都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当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追求。
调查还显示,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进入VC/PE行业,最吸引他们的因素分别是所做的事情本身有助于能力的提高并可以带来成就感,便于自己人脉的建立,有很高的薪水,从事的行业本身很有档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名叫李伟的受访者告诉我们,做投资可以成为自己的职业转换器。他给出的解释是,如果你作为投资经理接触某个企业很长时间,对该企业有足够的了解并得获得老板的赏识,到某个合适的时机,你就有机会转而加盟这个企业。他自己就是因为此前做融资顾问,在长期接触过程中获得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的青睐,“我如果过去,可以做到一定的管理层级别,老板也答应给我期权”。而在氛围更为轻松的论坛里,还有人给出的答案包括征服感、社会地位以及方便泡妞。
在从事投资行业所带来的收获这项调查中,72.73%的人选择了广泛的人脉、54.55%的人选择能力的提升,选择丰厚薪水的比例仅为9.09%。而闲暇时间的减少和心理压力过大被选为投资行业带来的两大主要损失。也有人认为,如果你做了几年投资并没有获得比较好的成绩,而在同样的时间之内,你的同学和朋友在其它非投资领域可能已经做到一定的级别,“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相比之下,你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就显得高了。”
对于所有从事投资的人来说,目前还找不到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方法。有的人指望将来随着对工作的熟悉,经验的增加,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面对过大的心理压力,找人聊天、做一些发泄性的运动和去KTV吼歌是通常的选择。
强度很大的工作,对他们的感情生活也有不小的影响。“理解我们的加班强度,是我们的择偶标准之一。”我们在采访中还知道,有人因为总是出差,每过十来天就要回家“救一次火”,也有人因为回家过少,他那岁数不大的孩子还不大认得他。
80后和80前,他们之前必然存在着处事风格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曾试图寻找出,这种代际差别对他们工作的影响。但最终发现,进入在投资这种严谨而复杂的行业之后,他们一般都按照行业通常的标准来做判断和行事。“行业前景、商业模式以及企业团队等因素我们都会关注。事实上每一个因素都要考虑到”。“如果要说区别,可能是80前更沉稳些吧。”
我们还发现,80后在进入投资圈之后,会不自觉地想去模仿前辈的轨迹。而他们喜欢的投资人曾经所走的路,或成为他们职业规划的参考,或成为他们承受压力时的安慰;而前辈们获得的成绩则成为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在接受采访时,周鹏花了不短的一段时间给我分析目前的大环境。从2000年开始兴起的房地产浪潮如今已不再是主流趋势,未来的趋势是证券化。PE做参股投资,可以推进证券化的发展,同时对产业升级、经济结构的优化也有很大的帮助。“参与这个过程非常有意义。”“中国目前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如果在这种环境下,不做点事情出来,枉在世上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