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余光
大家好。因为本人在外打工也有多年,却一直没有什么积累,这才感到自己理财知识的缺乏。偶然看到了这个论坛觉得还不错,于是也想写点东西。
不好意思,有点罗嗦,言归正传:
我想还是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我所在的行业。本人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什么特长,所以刚出来那会儿迷迷糊糊就进了现在这个行业——电子。大家都知道电子行业分得很多的,我们搞的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全部外销,是因为外国人“搞不起”,他们没有人力成本优势(这应该是中国最大,也是唯一发达国家学不来的一种优势)。
由于科技含量不高,再加上不需要特别大型的设备,所以在我打工所在的这个城市搞这一行的很多。两三万招三五个工人就可以开工,只要你有客户,厂子不大还可以不注册,税也可以免交了。有些厂子甚至就在住宅楼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下作坊之类的工厂)也有发展的好,就像我将要给大家说的这位老总。
他是东北人,高高大大的,健康里带点黑的肤色。典型的东北汉子形象。第一印象感觉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蛮有意思,很像一个黑社会老大,有点电影里常见的那个“黑哥”的味道。可是以后的事实证明:印象是多么不可靠。后来,在厂里做久了,慢慢的熟悉了老总的一些经历。
我们老总今年年纪也不大,三十多半的样子,高中学历。年轻的时候在老家做过很多种职业:工人、教师……老总属于那种做什么事都特讲究方法的人。二十多一点就当上了当地的一家中型企业的车间主任,带着一帮大多年纪比他大的老大哥做事。后来也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成了家。
老总夫人是大学文化,说到这里我可又要罗嗦了——因为老总夫人背景的原故——老总夫人的亲姐姐夫早些年在日本留学,后来回国到南方创办了一个电子厂,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事业有成。她的亲大哥也在南方做贸易,收入颇丰。
在这样的环境下,老总和夫人也在二十五岁那年来到了南方。他进了一家日本企业,从普通工人做起,领班、主管、直到分管一方的经理。老总工作的那个南方城市被誉为中国节奏最快的城市,刚刚来这里人最忙碌的一件事就是跳槽。但是老总却不声不响地干了六年(当年和他在一起的同事现在还有以每年两三家的频率跳槽的)。在这六年里老总学到了日本鬼子如何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等一些对他后来创业有着重大影响的管理经验。并且积累了一定的人际关系。
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他们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城市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相对于身边大多数自身条件相差不大的人来说,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还算小富居安。就像老总跟我聊天时说的那样,那个时期里他的生活就跟电脑程序一样,每个星期都差不多。
看到这儿,各位可能认为他没有生意人该有那种气势。老总是一个耐得住性子的人,那时的他还是认为自己的条件还不够成熟,而且也没有找到好的机会。就这样,老总进了夫人姐姐的工厂做经理,那时他已过了而立之年。
在那里干了两年之后,机会来了,那时刚好国外新流行一种电子工艺品,一般是各大企业做广告用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当时是供不应求。他姐姐的厂里要做的话,就要再投入资金,改造生产线,招聘技术人员。她姐姐觉得这样生产线拉得太长,产品过于分化可能不好。——她们一家人包括老总都是北方人,却有着南方人一样的精明——于是老总跟她借了一笔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出来自己搞。小打小闹买了几台机器,也没有注册,七八个人,租一套普通的民房,请了自己家一个亲戚过来管事,就开工了。
老总不参与车间具体的生产管理。什么事都交给他的厂长,——厂长对他直接负责——。他自己主外,每天跑客户,采购原料,了解市场。回到公司有时间就经常往车间跑,看生产进度。刚开始做来料加工,由于没有什么经验,尚处在摸索阶段。有时做出来的东西简直就是惨不忍睹。自然不赚钱了,员工工资、房租、水电费还得按时支出,头两三个月总共亏了有几万块。不过也没有白做,至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