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将中关村建设成为硅谷,曾是很多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提到中关村,人们每每也喜欢以“中国硅谷”相称。诚然,只要愿意,人们能找出足够多的理由来证明二者之间的相似性。
不过,中关村官方并不太愿意提到这个称号。“我们并不愿意跟硅谷比。”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说。
原因在于,一方面,从产业特点、资源背景情况到体制机制、国家政体,中关村与硅谷有太多的不同,无法简单类比;另一方面,在主政者看来,盲目的比较,会导致中关村在发展中出现追赶心态、以致偏离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冠之以“中国硅谷”,也在某种程度上将中关村置于硅谷光芒的笼罩之下,而如今的中关村,已今非昔比——尤其是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中关村被赋予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使命,作为全球高新技术策源地的硅谷,自然也就成为它需要挑战的潜在对象。
30年间,从对硅谷的崇拜到如今的竞争挑战,中关村之于硅谷的角色几经变迁,折射出其向世界创新中心一路前行的足迹,其间交织着几代人的图强之梦。
1. 理念启蒙
1979年,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也是中国有机半导体和原子能受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领先人物陈春先以民间访问者的身份前往美国。他所行的使命是试图理解“为何美国核聚变试验的效率那样高、周期那么短”?
但他很快被其他的东西吸引住了。先是在波士顿附近的“128号公路”,两侧几百家高新技术小工厂让他感到震撼;继而在西海岸的硅谷,“车库中诞生了惠普和苹果”的传奇故事所令他折服。他后来说,“这是很有启发性和激动人心的参观”。因为,他自己所在的中科院以及周边不远的区域内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其密集程度丝毫不亚于波士顿和硅谷,却除了围墙就是菜地,丝毫没有“128号公路”和硅谷那样的繁荣。
回国后,眼界大开的陈春先开始向他的同行讲述他在美国所看到一切,深深地将他们吸引。一年之后的1980年10月23日下午,他在北京市科协组织的一场正式报告会中,做了富有“硅谷精神”的演讲,并宣布自己将仿照硅谷人的做法,成立一个技术服务部。
有人说,陈春先有着永远的“硅谷情结”;陈春先最初的两个创业伙伴之一纪世瀛,则在后来非常肯定地说,“我们当时就议论要出现一个中国的硅谷”。
当然,不止陈春先,中关村早期历史的开拓者们心中都有一个学习“硅谷模式”、打造“中国硅谷”的梦想。
“在这轮学习硅谷的浪潮中,虽然中关村只是学到了硅谷模式的皮毛,但是创办企业蔚然成风。以惠普起源缔造的硅谷神话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创新型经济和创新文化。”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说。
陈春先们在中关村的创业探索,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伴随着持续不断的争论。不过,在出版于1984年9月11日的一份官方报纸上,一位记者明确的将他们的创业活动,形容为“靠科技起飞,开创中国式的硅谷”。
再过4年,中关村的探索被中央高层认可,并名之为“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而一个叫胡昭广的人凭着对硅谷的了解及“硅谷试验区”式的发展思路,在竞聘中成功说服主考官,成为中关村试验区的首任主政者。
从陈春先在他的技术服务部里模仿“硅谷模式”,到胡昭广要把中关村当做“硅谷试验区”,无论民间还是官方,硅谷都是他们共同的梦想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