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日本《生涯学习振兴整备法》(世界上第二部关于终身教育的法律)颁布的第16个年头。在这一年,生涯教育取代以往的就业指导、进路指导在日本的全面实施,其目标直指日本近年来不断恶化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本大学就业指导体制及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包括就业指导和进路指导在内的、旨在解决教育与社会相脱节的状况,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职业观的生涯教育,成为大学教育的核心。日本的大学为应对生涯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都作了重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涯教育的深化,其影响还会不断地增强。
对于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但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大招生,致使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的50%以上,要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非常不容易,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就业”与“教育”为中心的日本高等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与我国非常相似,日本生涯教育改革或许对我国的职业指导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日本的生涯教育改革
日本高等院校通常进行的就业指导是学校在学生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旨在帮助学生就业、成为社会一员的指导。这一概念在日本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其指导对象、意义也不尽相同。
1923 年,日本在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起初仅局限于小学。1925 年,日本颁布了“少年职业介绍”(『少年職業紹介』) 的法规,职业指导一词正式出现在法令、法规中。日本当时的学校职业指导模式并不规范,具有职业教育、职业介绍、职业帮助等多种功能,这种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避免与职业安置部门的职业指导相混淆,学校的职业指导的名称改为“进路指导”,作为专用词语。该词语在 1957 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报告 ——“关于振兴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科学技術教育の振興方策について) 中正式亮相。
进路指导,在日语中“进路”意为前进的道路。其主要对象是初、高中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开展的进路指导,是教师通过学校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综合、系统、持续的指导、援助的过程,旨在通过学校各阶段开展的与学生的人生道路有关的探索性、体验性的系列活动,切实拓宽在校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和职业选择方面的视野,培养学生提高有关人生道路选择的能力等。据此,学生在自己的人生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并实现人生目标,继而在毕业后的职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该名称也区别于社会职业中心的职业指导和学校职业指导。
近年来,日本大学大专以上的高学历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业市场竞争加剧,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就业、就不了业或就业后又马上离职的现象对日本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教育与社会相脱节的现象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方面,实施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的针对初、高中学校的进路指导,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中学进路指导逐步演化为以升学或就业选择为中心的指导时,大学的进路指导更多地体现出功能单一的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特征,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进路指导本来的方向。另一方面,“零工族”、“啃老族”等与大学毕业生有关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这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形成了严重的冲击,原有的大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激变的社会。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贯制的青年学生,在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中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准备,因而加大了个人对前途选择的风险。所以,加强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意识的教育,建立并实施包括就业指导、进路指导在内的教育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生涯教育,正是在教育和社会相脱离时应运而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是日本整个教育的核心。生涯教育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两点 : (1)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职业观,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 (2) 逐步实现从以前的就业重心到以职业教育为重心的转变,即由进路指导到生涯教育的转变。
二、生涯教育改革给日本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日本高校的生涯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影响不可估量。它不仅使日本的大学就业指导体制发生了根本改变,同时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空前挑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形式,将日本高等教育带入重大转型时期。其影响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 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所谓教养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不分学科的各类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教养教育一直是日本众多大学追求的目标。但是近年来,随着日本高中升学率的大幅度提高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陡然增加,使旨在培养精英的教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因为,大学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即大学的教育内容与职业的关联性在大学教育中并未体现出来,致使大学教育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
随着日本生涯教育改革的实施,大众教育和职业教育已初步得到实施,能否使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成为检验新型大学的标准。教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二)“产、学、官联合”进入新时期
所谓“产、学、官联合”是指,企业界、产业界、以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界和政府的联合协作。自 20 世纪末,日本以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技术革新成为国家与企业的新目标。企业要求大学不仅可以提供人才,而且还能成为研究开发新项目、培养人才的委托对象。在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日本出现的经济问题、财政问题,国际间、地区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和生涯教育改革的实施等,都促使产、学、官三方联合的进一步加速。
(三)学科重组如火如荼
生涯教育政策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进一步紧密化了。这种紧密化意味着日本大学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学在保持独立自律的同时,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是大学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调整教学计划,大规模开展学校、院系及学科重组、置换,是日本大学近期工作的又一重点。
三、日本生涯教育改革可借鉴的经验
日本的生涯教育改革实践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随着我国???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学校教育与就业之间、学生学习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学校必须重视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唤起学生的就业意识,让学校与学生成为职业选择的主体,充分发挥优势,保证学校正常、有序地发展。为此我认为,作为职业学校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切实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校专业结构
专家指出,我国某些学校专业狭窄,设置不合理,脱离市场,造成了人才结构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大规模开展学校、院系及学科重组、置换,是日本大学近期工作的又一重点。比如 2004 年,日本成蹊大学经济系将经济和经营两个专业合并为经济经营一个专业,用组织与人间、企业与战略、金融与会计、社会与环境、经济与政策五门新课程置换掉了传统课程。2006 年,日本东海大学海洋学院置换的新学科达二分之一。据统计,2005年日本有4所公立大学合并,新建大学、短期大学12所,新增、改组院系52个,新增、改组专业84个。在此基础上,2006年又有不少大学申请加入这一队伍。
借鉴日本教育界同行的经验,我国的高等学校也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以行业及岗位的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专业设置涉及未来毕业生就业的出路,所以在进行专业设置之前必须对未来几年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认真的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学校教务部门还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加强市场调研,建立专业信息预警机制,不断跟踪和调整所设专业,按照市场要求有计划地淘汰和增设专业,并及时修订现有专业教学计划,以保证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力争以合理的专业结构开拓学生的就业出路,拉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二)产、学结合,推进课程改革
“产、学、官联合”作为日本国策之一,已经成为今后日本增强国力、发展科学技术、振兴经济与教育、培养各类人才以及解决就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最佳选择和有效途径。这一潮流不可逆转。为加强学生职业意识教育,拉近学生与职业人的距离,日本高校邀请各行业现职人员走上讲台向学生讲授生涯和职业的体验,鼓励学生直面人生。另外,不少大学正在加速职业教育研究生院的建设,全力打造专业职业教育人才。
而在我国,目前高校的教师普遍存在“三低”现象,即教师的实践能力低,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中所占比例低,教师中曾经有过企业实践的比例也较低,这一状况无不影响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由于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强,职业指导的能力本位原则就很难得到有效地落实。所以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还可以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和高级技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具有“双师”型素质的师资队伍。并借此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落到实处,逐步推进课程改革,促使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三)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日本厚生劳动省与文部科学省于2004年4月就全国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学校的就职情况进行了联合调查,结果表明,“培养专业能力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以前,“T”字型人才受社会欢迎(“T”字的横表示教养,竖表示专业能力),但如今仅具备这两项是不够的,需要的是“大”字型的人才(“大”字一撇的下部表示专业,一撇的上部表示创造力,一捺表示外语,一横的左半部表示教养,右半部表示沟通能力),至于IT能力,已是普及的要求。现在日本的大学以培养“大”字型人才为目标。在研究生院阶段,近几年开设了专门职业学位课程,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人为对象,培养特定的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法与专业团体、行业协会进行沟通,联合进行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育,称为“桥梁课程体系”。
同样是面对就业,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必须更重视掌握就业应具备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应强调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适时地向学生灌输就业准入制度,宣传本专业职业群有关的职业资格。例如,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不但应了解与会计有关的职业资格,还应了解统计、金融、保险、证券、仓储等职业资格,甚至营销、秘书的职业资格。仅就会计这一职业而言,就应让学生至少知道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业的基本条件)、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如助理会计师、会计师(专业水平的体现)等证书,对于这些证书,不但要让学生分清其功能,更要让学生知道取得这些证书应达到的标准,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大学分制的推广力度,实行弹性学分制,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提供各种选修课程,如外语(英语、日语、韩语等)、计算机(NIIT、NIT等)、驾训等课程,同时还应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相关考级考证的机会,提高就业的成功率,并拓宽就业渠道。
(四)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全程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提出:“学习和职业的方向指导,应看成是一个连续过程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帮助每一个人在教育上和职业上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段话的核心内容是:“职业指导是一个连续性、系统性的过程”。
实施职业生涯教育改革之前,日本教育各个阶段的连贯性,只是在学历教育下各个阶段的知识衔接。而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都和学生的人生出路相联系,以“职业生涯准备”为线索体现出培养综合素质的递进性。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因而学校又设专门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或是小组的引导帮助,为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在日本,提倡人们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即在对一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把指导这种规划的制定列为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校期间由学校来辅导,进入社会后由社会组织通过再培训来促进。
即使从狭隘的方面理解,中国的职业指导也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必须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对其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指导,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各有侧重,分步实施系统的、具有层次的职业指导教育体系。
在中国实现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全程化:首先要将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职业素质与能力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能形成“职业教育与学业教育并重”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度过大学这一人生的重要时期。更要引导大学生从入学起就能够尽早地、积极主动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特点以及外部工作世界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出清晰的、符合自己特点的、具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涯发展目标。
此外,在三年级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程,既为学生系统地整理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认识,也为学生即将面临的就业打响前奏。但是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两点:一是应结合目前社会就业形势及国家政策的特点更要突出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从而形成创业能力;二是要注重对学生求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除了学习面试技巧、考官心理分析外,还应利用学生迫切求职的心理需求,进行自我剖析,并不断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借助于对求职信息的搜集、筛选、分类、存贮、使用的训练,进而将这些能力迁移到今后的职业中去,升华为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使用能力,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学生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运用能力及逻辑判断等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