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懒于杂务 勤于动脑:企业中的懒...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0-12-12
懒蚂蚁效应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则管理学定律,它的来源是这样的: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对三组分别由30只蚂蚁组成的黑蚁群的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蚂蚁都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但每一组中都有少数蚂蚁却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研究人员把这部分少数蚂蚁叫做“懒蚂蚁”并在这些“懒蚂蚁”身上做了标记。之后研究小组断绝了蚁群的食物来源,这时那些平时工作很勤快的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它们观察到了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的食物的探索状态,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这就是所谓的懒蚂蚁效应即懒于杂务,才能勤于动脑。

每个企业都在力求挖掘企业内部的懒蚂蚁,每个管理人员也都想做懒蚂蚁,而不是勤奋的蚂蚁,似乎懒蚂蚁更舒服更轻松。在我看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寻找、培养懒蚂蚁。

一.人人都是懒蚂蚁

其实懒蚂蚁并不一定非要定义为某一类人,它也可以是指某种特质。企业内部不是一定要把员工分为勤劳蚂蚁和懒蚂蚁两种类型,互相干着不同的活。懒蚂蚁可以是指能够着眼大局,能够时刻敏锐的观察市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企业或本部门指明方向的这种勤于思考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实人人都应该成为懒蚂蚁。管理人员平时大多数都会陷入事务性的繁忙之中,忙着上传下达,忙着打电话发Email,忙着完成KPI指标,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近视眼”-只着眼于眼前具体事务,而忽略了整个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一定要拿出一定的精力用来观察和思考方向性的东西。而且职务越高,就要更多的做一些决策性的东西,这样就需要具备更多的懒蚂蚁的特质。每一位优秀和卓越的领导者都是一只懒蚂蚁,万科董事长一年中几乎有三分之一在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SOHO董事长潘石屹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懒蚂蚁,整天忙着玩微博,但这都不妨碍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远离战场,从而以一种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战场。正如经常和王石一起登山的企业家罗红所说,“野外探险给了我最好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

二.你是我的懒蚂蚁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其实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小组可以互为对方的懒蚂蚁。当自己深陷杂务,没空思考的时候,其他部门也许会看的更清楚,他们可能更能发现问题和症结所在之处,更能看清出路在哪里。因此召集不同部门、不同小组互相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是一种非常好的“头脑风暴”的方式。然而现实中的情形也许恰恰相反,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倾轧、互相瞧不起、固步自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不允许外人插嘴和发言,这种封闭和自大的心态往往会导致失去自己的懒蚂蚁。要想多发现对自己有益处的懒蚂蚁,就要抱着谦虚和开放的心态,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懒蚂蚁,同时自己也会成为别人的懒蚂蚁。这不仅仅对公司和企业适用,对个人也一样适用,每个人在人生当中总是会遇到迷茫和困难的时刻,如果自己不具备懒蚂蚁的特点,就需要别的懒蚂蚁给自己指点方向,需要吸取别人的优秀建议和帮助。

三.引进外部懒蚂蚁

更为专业和稳妥的方法,是为企业寻找和引进外部的懒蚂蚁。对于大公司而言,可以是专家顾问,可以是智囊团,可以是独立董事或监事。有实力的公司经常会聘请一些大学里有水平的教授来兼任公司的顾问,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专家顾问有着系统的理论体系、远离公司实务,而且专家们往往眼界比较广,看过很多各类不同公司的经验教训,因此能够为公司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方向性的战略建议,发挥懒蚂蚁的重要作用。可是对于小公司来讲,没有资金和实力来邀请专家和教授怎么办呢?那就要努力寻找一些自己的良师益友,他可能是你的某位德高望重的家人,也可能是你的一位经验丰富的好朋友,甚至可能是你的一位久经沙场的客户或供应商,如果你能够找到这样几位真诚开放、眼光敏锐、知识面丰富的朋友来经常指导你、给你些建议,将对公司的发展大有裨益,他们也是懒蚂蚁。懒蚂蚁不在于头衔有多高、光环有多亮、费用有多高,而在于能否真诚的帮助你、能否站在不同的视角来提供建议。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懒蚂蚁,每个人也都是别人的懒蚂蚁,关键在于你是否善于发现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