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6月车市止跌回升,不过,对自主品牌而言,却始终乐不起来。
从企业来看,上半年,不只奇瑞、比亚迪(002594,股吧)、华晨等自主品牌销量出现下滑,连国内整车企业翘楚上汽集团也没能逃脱这一“魔咒”,上海汽车(600104,股吧)(600104.SH)乘用车上半年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微增249辆,为80395辆。
根据上海汽车公告,今年1月份和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但是,从3月份开始,销量增幅开始收窄,至4月份出现销量同比下滑,并在随后的2个月下滑幅度放大,5月份同比下滑21%,6月份同比下滑幅度扩大至25%。
2010年,上汽集团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量目标设定为18万辆,不过,实际销量最终定格在了16万辆。今年早些时候,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表示,2011年乘用车销售目标将增长至23万辆。“十二五”期间,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的目标是到2015年总销量达到70万辆,全面覆盖主流市场的细分领域。
不过,半年已过,上汽自主品牌销量仅有8万余辆,与23万辆的销量目标相比,仅完成了约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业界普遍对下半年车市仍不看好,上汽自主品牌如何完成23万辆的目标是个问题。
有经销商告诉记者,荣威品牌自推出以来,开始的时候销量还可以,但到一定阶段后,车型单一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并成为制约荣威销量有效增长的重要因素,至今仅有750、550、350三款现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方面一直高举打造中高端自主品牌产品的大旗,但是,在这一区间,合资自主品牌已经耕耘多年,产品品类众多,且拥有较强的产品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与之相比,荣威显然还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上海汽车也在公告中承认,未来经营面临四大风险,包括世界经济不稳定带来我国宏观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增多,而且随着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的一系列政策逐步退出,以及部分城市已出台或正在酝酿出台的“限牌、限购”等治堵措施,短期内都会对车市带来不利影响,此外,银根收缩也给经销商融资和消费者心理带来较大压力,再加上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等成本不断上涨,都给汽车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其实,上汽自主品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汽车业自主品牌发展无法绕开的一道坎。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15.61万辆,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9%,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生态链条中薄弱的一环,在危机中要做到保全及发展,拼的不仅是勇气和智慧,还要有打持久战的实力。
有业内专家也指出,自主品牌发展不能光靠政策,一定要着眼于提高自身的品质和服务,只有真正提高了自身实力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自主品牌才能够真正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