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杨勃的现实完美主义:“文艺青年....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1-03
北京盛夏这一天我去豆瓣办公室闯了空门,阿北(杨勃)的corner office空荡荡的。豆瓣办公室是开放式的布局紧凑,大家伙都在忙着。后来我从创新工场的微博上才得知,这个下午杨勃去了创新工场谈经验。

这个位于北京著名创意园区798附近的互联网公司2006年创立,如今这里是中国年青一代的“小资胜地”,网站栏目包括电影、读书、音乐、同城以及社区。网站的口号是“发现生活”,挖掘在生活中的点滴美感。在办公室里最常见的饰品是书,电影画报,每个人办公桌上的杯子是一个印有Logo的陶瓷缸。

在SNS的网站中,豆瓣做的是陌生人网络,用户慕名而来(往往可能是因为作者在网站上进行的影音书分享)找到志趣相投者。在书虫看来,豆瓣有它的实用性,几乎任何偏门的作品都可以找到有人读过的记录和评价,热门电影或唱片在推出数日后就有专业或民间的评论人士给出评价,随后几周则是观众们蜂拥而至的评分,豆瓣被看做中国的IMBD。是电影和唱片方面不可忽视的平台。豆瓣网没有编辑和内容创造者,网站的内容全部来自于用户。

豆瓣的追随者是一群小资(这个词现在褒贬难分),更确切地讲,大概是一群有点闲也有点钱、喜欢享受生活、对美好的事物有天然追求的年轻人。豆瓣曾经以“小众”为其关键词,在上面活跃的最初是一些网络红人,随后以红人效应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在2010年杨勃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表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

中国互联网行业不乏枭雄,有的是谋略型(马化腾/天蝎座),有的是布局型(陈天桥/金牛座),有的是煽动型(马云/天枰座),天生的产品经理、乔布斯型有两个,一个是周鸿祎,一个是阿北。

阿北(杨勃)是个处女座,这是个布局精确追求完美被冠以“完美主义”的星座。从豆瓣</a>的风格上就窥的一斑,从创始之初起,豆瓣简约安静的风格就自成体系。页面干净布局合理,网页几乎不会提醒用户它的“存在感”。即时在近几年加入广告后,豆瓣也极为克制,它会为广告商在站内加入站点,广告页面设计也小心翼翼地与整个网站融为一体,让广告成为网站的内容之一。从这点上,杨勃精确地寻求“完美”。

SNS的出现让我们多了在生活中“裸奔”的机会,从每天微博的记录中甚至可以模拟出一个人全部生活轨迹。阿北没有微博,但从他做产品的逻辑则可以看出这个人表达生活的方式。

完美主义是其一,豆瓣最近的得意之作是豆瓣电台,这是个没有DJ,由系统根据用户的收藏和活动来投其所好的产品,豆瓣电台曲库内容巨大。用户在“音乐版块”中已经有了唱片收藏记录,还可以在收听中选择是否将不喜欢的歌打入冷宫,所以豆瓣对用户的揣测相当成功,事实上这也是阿北相当倚重的产品,目前每个月使用两次以上电台的用户是六百万,豆瓣希望在年底前达到1000万。豆瓣电台已经有了广告收入,唱片公司、演唱会主办方的青睐,将之作为一个宣传平台。阿北的产品情节影响了整个公司的文化,这个公司最常见的电脑品牌大概是苹果,这都是员工自发配置的,他们喜欢乔布斯。

阿北并不理想主义,他自有现实的一面,从去年开始豆瓣从“理想主义”变得逐渐现实主义,加大了盈利项目的开发。上线了包括购书单、电影订座等服务,这些都与第三方合作者进行分成。广告也逐步起色,但在此前的采访中,阿北对盈利状况都未详尽说明。

一位对豆瓣熟悉的业内人士曾评论,豆瓣的困境则在于如何找到大规模的盈利方式,和当当卓越合作卖书,或者卖电影票的提成杯水车薪,而豆瓣的文艺范又使得广告主对其望而却步。

阿北的现实主义还体现在豆瓣对内容运营的管理中,作为一个“纯内容”的网站,豆瓣在内容方面需要适度管理,早期豆瓣上的讨论尺度较为宽泛,而随着网站的逐步成规模,阿北对内容的严苛管理也遭到网友的怨言,一些早期用户选择离开。

豆瓣正在扩建新办公室,这家2008年只有30个人的小团队如今已经拓展到将近200人,可能还将继续扩展。在员工眼中,老板是个随性的人,有次他办公室外有批东西需要搬人手不够,他自己亲自挂帅出来做搬运工,员工惊了一跳。而在办公室午餐时间,他则经常旁若无人地出门买个麦当劳外卖,穿梭过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回办公室独自用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