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 码:
  •  
猛人倪润峰和他的家电帝国
来源: 暂无来源 作者:admin更新时间:2011-01-05
猛人倪润峰,打得赢血雨腥风的彩电战,却打不赢绵里藏针的产权战。

1985年的5月,刚过不惑之年的倪润峰正式担任长虹国营机器厂厂长。19年的时间里,他将这个当年偏安一隅的国营小厂打造成了全球第二大彩电基地。

但一个人可以在中国家电业呼风唤雨并推向高度市场化,却无法改变这个大国有企业的底色。

用价格战杀出一条血路

至今,成都许多老市民还依稀记得,倪润峰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多次身披促销彩带登场促销的精彩一幕。那时候,在成都天府广场的老百货大楼彩电柜台前,身披长虹电视促销彩带的倪润峰显得格外年轻,亲和地笑对每个前来咨询的顾客。

但倪润峰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他那一张山东人憨厚的笑脸,还有真金白银的降价实惠。“经过技术的进步和产能的不断扩大,我们意识到长虹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来了。”长虹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那时恰逢国家逐步取消家电消费税,市场也逐步得到放开,因此,长虹就超前了一步。

长虹在1989年前后发动的这次降价风潮,是电视机行业在中国的第一场价格战,实际上只比国家取消的消费税多了点实惠,降价幅度最高为600元。

但提起倪润峰这次降价的举措,当时在长虹内部却有着很大的分歧,更多的人认为这违背现有计划经济体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围绕1988年和1989年长虹两次价格调整,由媒体发起的“长虹现象”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后来这个事情被反映到了国务院,李鹏总理在一次会议上对长虹的降价举动作了正面的评价,舆论才逐渐转到有利、市场化的方向上来了。”刘海中对当时的争论印象深刻。

就那个年代的行业发展,通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汉元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实际上很多行业和家电行业一样,都是通过重复建设和自发性的竞争,来推动行业发展和高度市场化的,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也是由此提升的。”

“急症必须用急药来治,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价格优势去拼掉对方的品牌优势。”倪润峰后来如是解释他的价格战。这样的战略在他此后执掌长虹的日子屡试不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价格这个双刃剑最终让长虹走上了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的神坛,也让长虹的品牌形象受损,利润越摊越薄,为长虹后来陷入困境埋下伏笔。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