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四川省大约100家担保公司聚集在成都金砖会馆,讨论推动“第三模式”(在民间融资中,区别于青岛模式和洛阳模式,即是以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撮合民间资金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或者个人对接的模式)。为推动民间融资新模式的阳光化、规范化,四川80多家担保机构联合讨论通过了 “民间融资与担保行业自律公约”。
从“低调”到“高调”
上午一大早,四川80多家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陆续赶到成都下东大街金砖会馆,对于这些天天和民间资本打交道的人来说,在民间融资备受争议的当下,他们参加的会议或许能为民间融资打开一扇窗户。
《每日经济新闻》曾于8月2日报道,四川一些公司正试图整合“青岛五色土”和“洛阳浩亚达模式”,低调试水民间融资的“第三模式”。上述工作人员将参加由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组织的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会议”,这个会议的讨论重点就是关于“第三模式”如何在四川规范运作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谋求让此前在地下暗流涌动的民间融资接受阳光的普照,所以此次会议一改往日的低调,大力推广民间融资的“第三模式”,按照会议计划,首先是已在试水 “第三模式”的公司交流经验,随后还将讨论行业自律公约。
担保协会根据四川的情况研究出第三种模式: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尽管民间融资“第三模式”已在四川试水,一个多月前却显得低调而隐秘。
据悉,早在7月7日,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就出台了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这份名字并不起眼的文件内容却十分惊人,按照其内容,这可能是全国第一份带有行业指导性质、关于民间融资的文件,这份文件显然希望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
“民间融资还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领域,我们当时根本没有把这份《指导意见》在网上公布,而是以纸质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会员单位。”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会长王永其昨日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第三模式”已经在一些企业中试水成功,因为《每日经济新闻》和《成都商报》率先报道后,多个省市的同行也想来川考察、学习这种模式。
王永其称,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6月份转发的《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该《意见》中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积极开发新业务、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80家担保公司携手自律
“信用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生命,因此,首先要自律。”王永其昨天在会上大声疾呼。他表示,天使与魔鬼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运作不规范,再好的模式也只是空谈,尤其是在民间融资这个非常敏感的领域,一旦民间融资与担保公司 “出轨”,很容易沦为“地下钱庄”。
其实,为了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指导意见》制定了四个 “不能碰”的准则:首先是操作公司接受出借方和借款方双方委托,不吸收公众存款,资金禁止划入委托公司帐户。第二不准向公司(企业)、单位、个人发放贷款;第三借款利息不得超过国家同期基准利率的四倍;第四不做虚假广告,接受社会监督。
在昨天的中小企业民间融资担保会议上,各方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规范运作”。昨天参会的80多家担保公司联合讨论通过了 “民间融资与担保行业自律公约”,这份自律公约分十条,核心即是“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运作”,自律公约显示,民间借贷利息不得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包含利率本数)。此外,严禁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只开展中介与担保业务。出借方资金确保用于实体经济。
为了让民间融资的“第三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民间融资与担保分会 (四川民间融资与担保联合会)也应运而生。
担忧外界误解
“当前民间借贷被妖魔化了,规范的民间借贷与地下钱庄有着本质的不同。”昨天参会的成都贝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宇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地下钱庄”有很多危害,正因为这些危害,往往一提到民间借贷,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地下钱庄,这实际是一种误解。昨天多位打算参与“第三模式”的担保公司表示,规范的民间借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受到大众接受,还需要走相当长的路。胡宇认为,民间融资与担保公司一定要考虑投资人和借款人的真正需求,真正做到规范运作,这也才能让民间资本真正服务实体经济。
也有一些的民间融资与担保机构对第三模式存有一定的担忧。“目前,许多投资者和借款者对民间借贷还不够了解,甚至还有一些误解,这将给民间融资第三模式的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一位业内人士说到。
一家民间融资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如何使投资者的资金与借款者的资金需求得到及时的匹配,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时有了好的项目没法立刻找到足够的资金,有时有了充足的资金找不到合适的借款者。
因为民间融资十分敏感,王永其和王胜强有一个相似的观点,希望行业都能规范发展,他们十分担心出现不守公约的机构,因为一旦出现坏的案例,这个行业规范运作的机构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