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企业,还是小公司,这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2009届应届毕业生该选择哪种类型的企业,有的同学说去大企业上班比较稳定,有的同学说去小公司上班比较有发展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就这些问题,上海劳动保障网的“12333在线”邀请了上海职介青浦分中心的职业指导师陆丹蒙,上海居礼酒店的人事经理严亚军二位专家进行了访谈,他们给09届毕业生这样的谆告。
以下是访谈内容的部分摘录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给09届毕业生的话”,那就先来谈谈毕业生的面试吧。很多学生朋友会问,要面试了,该穿什么衣服?陆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陆丹蒙: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介绍几类岗位的面试着装。行政类:服装风格以典雅为原则,采购套装,给人以简洁干练的感觉;技术类:简单素色、中性的西服套装是最佳选择,选择冷色调一般来说都比较合适;市场类:主要选择能够感觉舒服以及能够给人感觉干练的服饰;会计与律师:比其他行业更需要简单、干练、质感佳且色调中性的服饰;艺术类:兼具时髦与沉稳,有创意色彩的衣服会更合适些。
主持人:面试的时候要记着带上哪些材料?
陆丹蒙: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这些:1、由系(院)审查、校就业处盖章的毕业生推荐表;2、个人自荐信或求职信;3、盖有校教务处公章的学习成绩表;4、各类获奖证书;5、计算机及外语等级证书;6、其他能反映自己水平和才能的有关材料。
主持人:不少网友会在“12333在线”反映,“为什么自己面试总是屡战屡败?”严老师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严亚军:导致屡战屡败的原因有很多,因为我自己也经常招聘新员工,有的时候就感觉一些应聘人的面试习惯、素质不太好。所以建议大家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避免过分拘谨;避免与面试人员瞎“套近乎”;避免弄虚作假;避免目光游离;避免答非所问、言之无物、缺乏主见;避免自命不凡,目中无人;避免轻易否定主面试者的偏好,形成冲突;避免抨击以前的单位;避免过分关注薪酬福利待遇等等。
主持人:因为没有社会经验,所以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大部分人是没有任何切身经验可循的,所以在这个就业群体中,他们的各种困惑、迷茫也是最多的。
陆丹蒙:是这样的。与毕业生交流下来,他们经常会问我:找工作,应该去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在大企业,可能会有较高的薪资福利,但个人发展机会相对就会少些,毕竟大企业人才济济,不是特别优秀的就很容易被埋没。而在这点上,小公司或许会有一个更宽松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被称为“知识型小巨人”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规模不会很大,但他们的知识密集程度和超高速发展是其他企业没有办法比拟的。
严亚军:所以我有的时候碰到朋友的小孩,就会建议他们,喜欢稳定、能力又不差的,选择大企业比较合适;喜欢冒险的,那就不妨去小公司闯一闯。当然,去小公司之前,要对它进行深入了解,认定它有发展前途之后,再做选择也不迟。
主持人:对对,问题都是要因人而异的。他们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要不要找专业对口的工作,你们怎么看?
严亚军:如果学的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通讯、法律等,比较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如果是较冷门的或者长线的专业,在选择工作时,要考虑是坚持自己的专业,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求职。有时你可能不太清楚本专业当年的毕业分配情况,可以向学校毕分办查询往年的情况,如果你的专业往年一直不太好分配,就要考虑根据自己的兴趣求职了。当然,如果你非常热衷你的专业,并且在校学习时成绩还算优秀的话,你也可以坚持自己的专业。
主持人:现在招聘单位一般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有些甚至明确要相关的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该如何应付这个问题呢?
严亚军:大多数招聘单位一般都要求有工作经验,至少在广告上是这样填的,但很多单位并不是说真的非要有工作经验的不可。对于招聘单位来说当然喜欢那种有学历、更有经验的职员,可大多数这也只是个良好的愿望。所以当有优秀的应届生过来应聘时一般都不会拒绝,如果真的要有工作经验的,广告上会写要求相关经验几年以上,没明确年限的,说明最好是有工作经验,没有的也会考虑。所以不要看到这种要求就望而却步,也许机会就在手中。
主持人:说到工作经验,事实上如果毕业生觉得自己在经验上积累不够,若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话,可以参加政府的职业见习计划,先到见习单位去磨练几个月,会对将来的求职应聘更有帮助。
陆丹蒙:另外,如果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年龄在16-25周岁,那就可以凭身份证和《劳动手册》参加见习了。如果求职者的年龄已经超过25周岁但还没满30周岁,暂时又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非常希望通过见习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将考虑实际情况,酌情放宽年龄限制。
主持人:见习岗位和普通岗位有什么区别吗?
陆丹蒙:我们选取了各区县重点发展行业中市场需求较大、有一定技术含量、技能性和操作性较强、具有就业潜力的岗位,作为“青年职业见习计划”的见习岗位(工种)。见习岗位侧重通过师傅带教,帮助您掌握相关技能,从而达到该岗位的要求。因此,与普通岗位相比,它对应聘人员的能力要求较低,更注重他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