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集的上映,新一波魔法浪潮将在这个炽热的夏天掀起。这已经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登陆大银幕的第10个年头了,男主人公从当年戴眼镜的圆脸少年变成如今的成年人,这一系列电影也即将画上句号,但哈利·波特迷们的热情不但没有在时间的长河里湮灭,反而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持续风靡全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哈利·波特系列作品所承载的,绝非美妙的魔法故事这么简单,它甚至不仅是一件文化产品,一个商业符号,而是演变成了一种现象、一种经济概念。在这条价值链上,人们对这个魔法世界的每一分关注,都经商业机器变成了真金白银,也让小说作者J.K.罗琳从籍籍无名的失业单亲妈妈,变成如今坐拥10亿美元资产、影响力超过英国女王的魔法妈妈。
作家的生财之道就是有偿转让作品版权和改编权,罗琳也不例外。不过,除了运气好之外,她在商业上的智慧也令人刮目相看。虽然只是一个内容“制造”商,但她能很好地管理相关利益方,并对“哈利·波特”这个品牌保持着隐形的控制。
从哈利·波特小说第一部走红之后,罗琳就严格把握着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以每年一部的速度推出作品,让哈利·波特与读者一起成长。每年一部新版本的推出,就是对目标客户的纵向锁定。
显然,这种锁定非常成功。几年下来,哈利·波特与读者建立了某种微妙的心理联系,这个并不存在的魔法男孩好像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同步长大。他们形成了阅读习惯,以至于哈利·波特终结篇出版时,美国一些迫不及待的中学生在书店门口排队11天,以求最早一睹小魔法师的“新动态”。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坚持启用同一批演员出演,他们的外貌从青涩可爱,逐渐走向成熟稳重,这种岁月流逝带来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感觉,让观众心有戚戚,更加固了与哈利· 波特的“情感联系”。
小说的成功需要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或许是“一艺通,百艺通”,罗琳不但在故事创作上极具想象力,在营销上,同样善于突破藩篱。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出版后,罗琳建议发行商打破在书店、图书网站销售的传统套路,拓展零售终端。结果,这本书很快出现在家庭主妇经常光顾的乐购超市,此外在很多快餐店、儿童乐园、加油站乃至工厂小卖部都可以看到其踪迹。文学作品相对生活必需品而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愉悦性商品,将书嵌入人们必需前往的零售终端,搭着必需品的顺风车,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人们随意性消费,大大拓宽了读者群,最终缔造了出版业的神话。
与此同时,在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的默契配合下,罗琳保持着低调而不失曝光率的作风,既让作品蒙着神秘的光环,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据《泰晤士报》消息,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刚刚开始写作时,罗琳就通过出版社向读者透露,有一个主要人物会在这一部中死去,引发“哈迷”的疯狂猜测,为该书出版后的销售起到了很好的预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