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思想讲人性本善,认为人的动机要靠情义来激发,要施行仁政。西方基督教讲人有原罪,认为人的一生要不断洗刷罪恶,要靠制度约束。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人已经看到仅靠关系管理有偏颇,决心补上制度管理这一课。但是,好制度的标准是什么?好制度是从哪里来的呢?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二十八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吗?”如果把全中国看成一个大公司,邓小平是这个公司的老总,那么,他首先考虑的是制度设计,正是制度化的改革使中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更多的企业也开始注重制度管理,但在制度设计上缺乏从文化和价值观角度的持续改善和优化。就是说,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不匹配。有的家族企业想基业长青,但制度设计不合理,结果矛盾重重,难以为继。有的企业想鼓励创新,但制度设计却抑制了创新,反而认可了那些循规蹈矩的人。
有一个老太婆很有钱,她有3个儿子。有一天她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说:“我这笔资产早晚是你们的,你们好好待我,我死后会全部分给你们。”于是几个儿子天天盼着老娘死,甚至有的起了邪念。老太婆一看不对,又把儿子们叫到跟前,说:“我想了一下,这样吧!我活一年,把这笔钱分给你们一部分,你们对我好,就多分点。如果分不完我就死了,剩下的钱就捐给慈善机构。”于是,几个儿子生怕老娘死了,天天好吃好喝侍候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制度设计有多重要,制度设计一定要与价值导向相契合。
制度一定是从实践中来的,而且,制度的背后一定是文化。美国的文化诞生了美国的制度,中国的文化诞生了中国的制度。一个老板的文化会诞生一个企业的制度。最近有一个公司的老板和我讨论计件工资制,他弄不明白,为什么员工多加班多出活儿多给钱,却有人不愿多干。我说,是你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不要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鬼需要钱,但还需要其它的东西,比如尊重,比如赞扬,比如成长,比如信念。如果你的制度只是拿钱买员工的产品,就抹杀了员工多样的需求,这样的制度不会真正有效率。
还有一个制度本身的公平问题,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平的。人和人怎么可能无差异呢?谁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呢?过去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总是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老三穿打补丁的。没有做到平,但只要做到公就不错了。父母没有暗中偏着这个冷着哪个,大家就心安理得了。有一个很经典的分粥的故事,也是讲制度的重要。虽然到最后也没有说能把粥分到每碗都一样多,但制度设计合理公开,结果不平等,机会平等也就皆大欢喜了。
好制度,坏制度,有文化的局限,有智慧的分野,值得我们去深思,需要我们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