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淘宝商城增设了董事长的职位,身为总裁的张勇需要向集团参谋长兼淘宝商城董事长曾鸣汇报工作。不仅如此,商城还“领”了建设物流平台的任务。
这些变化,都源于淘宝的“分拆”计划——6月16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淘宝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即沿袭原C2C业务的淘宝网(taobao.com),平台型B2C服务商淘宝商城(tmall.com)和一站式购物搜索引擎一淘网(etao.com)。由“一变三”的计划中,不仅是淘宝商城的管理架构发生变化,其它两家公司的高管,都需要“拥抱”新的变化。
为什么要分拆?最初的思考,始于今年春节前后。
“那时,我和马云还没正式谈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淘宝按现有模式走下去,能看到很明显的瓶颈。”曾鸣如是表示。这种瓶颈包括两方面:一是传统的科层制管理方式并不适合互联网的基本精神,淘宝越来越庞大的体积无疑会拖慢公司的反应速度;二是淘宝本身蕴含着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将它放在一个域名下,会存在天然的业务冲突。
曾鸣坦言,“尽管分拆看起来是最激进的方案,但我们别无选择,其他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伴随着分拆的进行,阿里希望打造三支更为灵活的尖兵部队,并将“构建外部电商生态系统”的机制引入淘宝内部,进行一场新的管理试验。具体说来,阿里希望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来管理分拆后的三家子公司,在解决内部反应机制迟缓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整个集团的创新力。
用马云的话说,分拆淘宝是为了“从大做到小,从有做到无”。而站在新的起点上,各子公司也被集团赋予了更加清晰的目标。淘宝网总裁姜鹏并不讳言自己面临的压力:“过去,各业务部门抱在一起相互依靠,拆开后依赖感少了,紧迫感强了,大家需要自己想办法拼命往前跑。”曾鸣同样指出,“分拆后哪块业务做的不好,会看得很明白。这也是公司下决心分拆的原因”。
一波三折
在宝尊电商CEO仇文彬看来,淘宝的分拆实际上主要是将商城与集市分开,因为一淘的业务原本就相对独立。
事实上,成立三年多来的商城在此前已经历三次“小分拆”,但始终“破而难立”。用淘宝商城总裁张勇的话说,直到此次分拆,商城才真正拥有了品牌上的“独立人格”,阿里集团也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事情要追溯到2007年12月,淘宝商城事业部成立。到了2008年4月,商城独立上线。据悉,在商城筹备上线的时候,支持商城独立的高层只有两位,一位是淘宝前总裁孙彤宇,另一位是淘宝前副总裁,而后曾任当当网COO(现已离职)的黄若。他俩还专门设计了三种独立方案:一种是运营和域名完全独立;第二种是运营独立,但在淘宝网设置两扇门,一扇通往集市,一扇通往商城;第三种则是在淘宝内设一个独立频道,让商城完全依附于集市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