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谁制造了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高估值?是愿景?还是骗局?相比十年前的那场高科技泡沫,这次又有何本质不同?
在美国经济复苏仍在变幻不定的指标中挣扎,美国政府债务日渐高筑的前提下,无论是投资市场还是全球经济大环境,我们最近能够听到的,大部分都是些让人担忧的新闻。电视上唯一最能让人感到血脉喷张的,无非就是目前美国互联网公司飙升的估值和他们进军公众市场的计划。其中,Facebook、Twitter、Zynga、Groupon和LinkedIn等公司的新闻在全球金融风暴后的曝光度更是越来频繁。虽然这类的“投资游戏”不是一般大众能参与的,但是每一次这些公司新估值的曝光不只是总能带给人们惊喜,甚至更唤起十年前那段记忆犹新的光景。
高估值现状
目前对于美国高科技公司的估值,不管是私有或是上市公司,市场上似乎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高科技产业的泡沫正在形成,并且这些公司的估值已经远远高于他们的价值,距离泡沫的破灭已经不远。另一种声音则恰恰相反,认为这些高科技股票,与传统产业股票相比,正处于历史低点。
最近率先上市的专业社交网络公司LinkedIn,虽然依照传统的评估标准尚未实现盈利,但已经具有数十亿美元的市值,上市当天就大涨171%;在此之后,Zynga和Groupon也相继公布了它们的上市计划;而市场上也普遍认为Facebook将在2012年初申请上市。不过,才成立7年的Facebook,目前未上市前的估值就已经达到800亿美元,与历经多年奋斗的上市公司亚马逊(Amazon)和思科(Cisco)属于同一等级。
在过去的十年里,由于传统的估值方式对互联网公司至少在它们成立和扩展市场的初期失去了作用,各种衡量公司表现的方法也层出不穷,例如“浏览人数”(eyeballs)指粗略估计有多少人浏览这个网站,借此估计未来公司收入的潜力。现在最新一轮的互联网公司也不例外地“开发”出如何评鉴它们公司表现的标准。
愿景或骗局?
在这些待价而沽的互联网公司中,最引起市场争议的就是这两年异军突起的团购模式,其中已经具有300亿美元估值并计划上市募集30亿美元的美国最大团购网Groupon则是首当其冲。
在Groupon最近申请上市的文件中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新词汇“Acsoi”(“Adjusted Consolidated segment Operating Income”的缩写,发音为“ack-soy”或是“ack-swa”)。这是Groupon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业务评估标准,新到大家对于这个字的读音还没有形成共识,基本上指的是公司营业收入减掉市场费用开支和收购费用。相信大部分的人在第一次见到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但就是这个自定的标准却让Groupon在去年能有超过6,000万美元的收入,并且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就已经有8,160万美元的进账。
当然,这里的“收入”指的都是“Acsoi”而非传统对收入的定义,并且如果没有这个新的衡量方式,Groupon的财务数据和指标将是一片“满江红”没有那么好看。虽然Groupon警告投资者“Acsoi”不应该用来计算公司的估值,但他们声称Groupon是“选择”要做出如此大笔的支出来扩张自己的规模。这些高额的市场费用开支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为了在目前如火如荼的用户抢夺战中能够胜出,公司必须用短期“烧钱式”的市场扩展来换取长期的市场份额。
虽然团购公司因为受到市场的追捧而拥有直线上升的估值,但不可否认,互联网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一波波不断进入互联网团购的竞争者却仍然构成相当程度的威胁,特别是当这些竞争者中包括重量级的互联网公司谷歌和Facebook。
对于这样尚未盈利却被投资者吹捧高估值的普遍现象也不乏批评者。佛勒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 Research)的分析师茂普茹(Mulpuru)就在一份致潜在投资者的信件中公开批评,“Groupon的高估值背后并没有合理的数字支持,他们的上市不是为了要创造价值,而只是在寻找下一位更傻更愿意相信高估值的买家,相信我,你将会是下一个傻瓜。”
著名的杜克大学教授兼创业家瓦德瓦(Vivek Wadhwa)也在日前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呼应这样的说法,更进一步主张目前的互联网泡沫将会在今年底破灭。就算是在这批互联网公司中拥有最吸引人的盈利数据的互联网游戏公司Zynga,它在未来三至五年是否能够持续保持目前高增长的状态来支撑现在的高估值,也是非常令人怀疑的。而对于Groupon,瓦德瓦则更是直指那根本是一场花钱买收入的“庞氏骗局”。
投资人的辩护
在硅谷,与这些高科技公司相互依存的一群人就是风险投资者。相对于一般私募基金给人“玩数字游戏”的刻板印象,风险基金则以其创造价值的能力闻名,并且致力于培育下一代的企业和商业模式。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的共同创始人之一的安德森,便是一个指标性的人物。他是90年代末著名美国网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曾因当年网景的上市而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当然也是经历过当年互联网泡沫的“金童”之一。安德森对于目前众多的质疑声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认为目前的高科技公司的价格仍然是低估且便宜的;如果拿通用电气公司的工业型企业的估值与微软、思科、谷歌和苹果等大型科技企业相比,科技股的价格是过低的。因此,市场上不仅没有泡沫,而且投资者仍然是讨厌科技股的。“这些关于泡沫的言论是由于人们还活在10年前科技股泡沫破灭的阴影之下。”他说。
有人质疑安德森吹捧这些高科技企业是因为他的风险基金大量投资于Twitter、Facebook和Foursquare,所以他的言论是严重偏颇的。安德森的反驳则是他始终言行一致,并且根据自己的阐述方向投资。
另外安德森也提出了一项有趣的观察。在90年代末期有一段时间,所有的MBA毕业生一窝蜂地想要在硅谷成立公司来创业。但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资质,追求的只是一个个疯狂的派对和迅速致富的捷径。因此,MBA毕业生的去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反向指标:如果他们都想要进入投资银行领域,那就意味着一场金融危机即将来临;如果他们都想要进入高科技领域,则表示这泡沫正在逐渐成形。这个指标准确的话,根据哈佛商学院教导创业管理的沙门教授(William A. Sahlman)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哈佛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在过去两年内有着大幅的增加,光是2010年的毕业生去年就成立了30至40家公司,与2009年相比有着50%的增长。或许这一席谈话对投资者能透露些许蛛丝马迹。
与2000年不同
客观来看,现今市场上所谓的泡沫与2000年的科技泡沫确实有许多不同。
从大环境来说,2000年的科技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程度与今日相比,是绝对不能同日而语的。在过去的十年内,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应用技??已经逐渐成熟,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像是Facebook的社交网站、Zynga的游戏或是Groupon的省钱团购等,使用过这些网站的大众,无论是不是投资者,都可以相对容易了解他们的吸引人之处及优势。人们也都清楚这些公司是如何地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高科技”或是“互联网”对于市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模模糊糊、虚无缥缈的概念。
从微观角度来说,虽然目前市场吹捧的互联网公司许多都还没能实现盈利,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也是能够让投资者理解的。无论你同不同意市场上投资者给予的高估值,这些公司与过去相比,都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未来的市场拓展计划,投资者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方式也相对成熟。现今的这些高科技公司并非只是简单地打着互联网的大旗就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有如在2000年时,从上市到破产仅仅耗费269天的Pets.com这样的公司,在今日应该是不容易存在了。
尚需持续观察
今年已经40岁,曾是当年网景公司核心工程师的孟图力(Lou Montulli),认为市场上还未见到许多泡沫已经形成的征兆。他虽然没像当年的安德森那么出风头,但他却是网络浏览器中临时文件(cookies)的发明人。孟图力说,“保守主义仍然在硅谷盛行;过多的热钱在追逐少量的公司和项目,不过那些公司都是真正有影响力,并且有真实的收入和大量用户的,因为多人的追捧而造成它们的估值飙高。”真正的问题在于,何时因为项目稀缺而让贪婪战胜了心中的恐惧时,投资者因此开始追捧那些相对而言没有实力的公司时,就是我们要注意的时候了,而这个时候尚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