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政策到了需要适当调整的时间窗口
我国宏观经济已经部分实现“软着陆”,从当前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虽然宏观经济政策是否立即放松尚需进一步观察,但进一步紧缩的理由似乎已不充分。而从物价角度来看,则仍然存在继续甚至进一步紧缩的必要。因此,笔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到了需要适当调整的时间窗口。
由于经济增长与物价变化的趋势分化,宏观经济政策到了需要进行目标分解、角色分工、以各司其职的时候。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不是需求冲击而是供给冲击,因此,需要将政策重心转变到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以供给管理为主的方向上来,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二次转换。货币政策需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反通胀,财政政策则需要在稳经济、促创新、保供给、调结构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考虑到政策紧缩的滞后效应需要现在开始考虑政策调整
总体来看,现在的政策紧缩程度已与2008年上半年相当甚至更紧,当然由于目前不可能再次发生危机,不必担心下一步经济增长会像2008年四季度那样急剧下滑,但物价也不会像2008-2009年那样容易控制,充分认识抑制通货膨胀的艰巨性十分必要。虽然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存在明显的政策“超调”,但前期政策紧缩的滞后效应不能不提前考虑。由于银行创新等脱媒现象,货币供应量已不能全面反映资金供给情况,需要观察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但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包含的政策信息不可忽略。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从2010年2月开始下降已超过5个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从2009年12月开始下降已超过6个季度。目前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均已略低于危机前水平,且狭义货币增长率已经慢于广义货币增长率。按照货币政策作用4-6个季度的滞后期,货币紧缩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将逐步显现出来。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增长率变化的相对关系,则预示着下半年有出现比较大的经济减速压力。因此,不能不从现在开始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问题。
2.宏观政策需要从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供给管理为主
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与应对危机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关,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大量投放货币,但商业银行等并没有及时转化成为信贷,以致发达国家投放的货币成为推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和新兴市场国家资产价格上涨的过剩流动性,因此,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冲击主要是需求冲击。但我国面临的却主要是供给冲击而非需求膨胀。导致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依次包括:一是天气等因素导致的食品生产供给问题。二是内部供给冲击,主要包括劳动供求关系变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及汇率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三是外部流动性、供给及意外冲击,主要是发达国家过剩流动性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以及北非中东动荡和日本地震海啸核危机带来的意外冲击。最后才是应对危机政策带来的需求冲击以及由此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等。由于食品冲击伴随夏粮上市在逐步减弱,流动性冲击及与其相关的预期因素已经释放,在此背景下,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内外部的供给冲击,且这种压力正在逐步加大并将接替食品价格成为通货膨胀新的源泉,在此背景下,如继续采取以需求管理为主的紧缩政策,不仅无助于管理通胀,还将有负作用。因此,应该及时将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从以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以供给管理为主。
3.经济形势分化需要宏观经济政策适当分解目标,分工应对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要求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对近年来的宏观政策体系进行必要的总结,推动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化。为此,要在宏观经济政策作用重心调整的同时,推动宏观调控从重预测向预测、对策并重转变,政策操作从“定向”粗放向“定量”精细转变以及不同政策工具从“齐抓共管”向“分工负责”转变。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最主要的两大目标发生不同方向变化,统一方向、步调一致的“粗放型”宏观经济政策已经难以适应,有必要对宏观政策目标进行必要的分解,对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进行适当的分工,进行“精细、量化”的政策搭配。从当前实际来看,可主要以货币政策完成反通胀任务,而主要以财政政策完成调整结构、稳定增长和改善生产供给体系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