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励志为主题的"创业呼声"下,在少量成功案例映射出的"大好行情"的鼓舞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创业,作为职业生涯的早期起点。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创业者中,毕业5年内创业的毕业生为数最多占48%,6~10年内创业的为29%,而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创业也占到了3%的份额。
然而,和80年代末期的"下海潮"以及"下岗再就业"相比,学生的创业热情和成果并未汇合成一股新的"创业潮",知识性、开拓进取并未结合起来,中国并未诞生硅谷和比尔盖茨、张朝阳这样的创业奇迹,连本土英雄也未能孕育一个典型。
盲目创业到底能走多远?
和这种情况相映衬的是,在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和同样年轻的企业中,能够持续成长的仅是凤毛麟角。据教育部的一项报告,全国97家比较早的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5年内仅有30%以下能够生存下去,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失败后重新投入职场寻找工作。在更长的时间内,全国大学生公司的存活率仅2%。
另外,创业的动机五花八门,但创业可选择的路线图却并不丰富;在创业的项目-产业选择上,专业性、资金、社会关系所造就的入行门槛是最难以回避的问题。大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实际创业活动必然存在的差别,使许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并不具备和学历相对应的专业性优势;大学生创业者涉世未深,在社会中非但得不到保护和尊重,而更易受到商业欺诈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另外,只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创业者能获得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而绝大部分的创业者资金来自亲友的资助。在各类支持要素不健全的情况下,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创业者被推向附加值低、行业竞争激烈、成长性较差的产业,如餐饮、零售、广告等行业。
2010年,位列学生创业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小学教育"、"互联网"、"广告传媒"等相关产业。这些行业的青年创业者们常常会遇到如下的问题:
"除了没日没夜的进货、促销,就没剩下多少时间思考其他问题了。"
"我们进货的价格总是比别人高;用了各种办法,包括发传单,上门推销都使上了,也无法打开销路。"
"估计门店做大了,我就得天天埋头在报表堆里,不知道下一步还怎么发展。"
"这个商场还有收保护费的,以前没有把这一块成本记取进来。"
"因为经营不善,团队已经散伙儿了,大量的配件积压着,只好低价处理掉。有的人回了老家,有的人继续打工,偿还创业初欠下的债务。
而近期的一则关于河南农业大学"走近创业校友"的新闻,却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在该校91名选择创业的毕业生中,涉农专业的成功率高达72%;大部分创业者主要都选了养殖业、种植业、动植物制药、生物制品、饲料、种子生产及营销、园林绿化等和农学高度相关的领域作为创业的突破口。
以一位研究生为例,他与同学创办的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初具规模,成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首批扶持项目。该公司主要研究无土草坪的栽培技术,目前已经拥有环保型无土草坪生产、立体绿化专利3项。并于2009年获得投资公司30万元资助经费。同时,他们还把无土草坪应用到婚礼、展会、工艺品等领域,作为长远战略拓展方向。
对比这批涉农专业的创业者,再联想到近年来大量农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其中不乏国家重点211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的尴尬境地,不禁使人唏嘘。已经日趋饱和的传统就业模式和新兴并鼓励自主创新的市场之间,蕴含着大量的人才缺口,小型企业所具有灵活性、创新和开拓精神与大学生所具有的系统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后,方能在这些领域迅速地成长并扎根。
大学生创业亟待合理的引导
在教育、社会、政策资源和个人管理素质的影响下,创业者队伍已经发生了两极分化。拥有融资便利、社会关系和有利行业支撑的创业者,迅速地积累起宝贵的客户资源,扩大生产并走上快车道,成为市场经济中的新兴分子;或是迅速地将创业积聚的资本套现,转而进入投资领域。
而绝大多数创业者因为先天和后天因素,无法享受上述便利资源,创业的规划和基础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差,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经理人培训(哪怕是"熏陶")。面对高端行业,或是无法筹集到足够启动的资金以启动潜力较大的项目,或是由于资源有限,不得不在低端行业"屈就",学生往往只能主打"诚信"或"质量"牌,而这张牌在面对成本压力、行业冲击、渠道变革时显得相当无力。企业即便可以做一时的生存,也难以长久。大多数"成功者"也不过徘徊在生存线上,失败者的学费不但使毕业生的家庭背上沉重负担,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知识、学历和行业"倒挂"的出现,不能用"跨行业"或"人生转型"加以粉饰。在甚嚣尘上的"创业"呼声和培训中,在创业动机需要接受更多的拷问和思索,在创业热潮需要理性降温的时候。
而年轻人、大学生们的创业,需要支持更需要合理引导。这一切,就应当由高校、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对创业者群体进行产业层面上的规划和引导,笔者认为正规的引导途径必须尽快完善,诸如创业导师、创业网站交流等都最好是由学术的半官方的机构来搭建。加大对知识性新兴产业创业者乃至教育学科扶植力度,将创业者和潜在的创业者群体,吸引到可持续增长的行业上来,才是长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