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商业启蒙来自哪些经历?”
“启蒙?什么是启蒙,我不懂。”熊尚文皱了皱眉,他不理解“启蒙”这个词的意思。对于长期生活在粤语和英语环境中的熊尚文来说,高频率使用普通话是最近2年的事情,不过仍然有一些语言死角。
熊尚文,31岁,北京ROOSHER科技有限公司CEO.2008年,他从斯坦福大学获得MBA学位,立即到北京创业。今年8月20日,熊尚文的团队正式对外发布了基于LBS+SNS的移动互联网手机应用软件“在这儿IM”。这已是熊尚文在2年多时间里的第三个创业项目。现在他的公司不到20个人,所有人都在一个大房间里办公。
熊尚文出生在加拿大,13岁时随家人回到香港,在香港读完中学后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读本科。在大二时他与同学捣鼓出一个帮人设计网站的公司,却随着第一波互联网泡沫破碎黯然收场。熊尚文毕业的时候没有创业,而是带着积累经验的想法加入了战略咨询公司Monitor Group.
2006年,创业的欲望驱使他去斯坦福大学攻读MBA,去“被硅谷那种氛围感染”。斯坦福众多创业成功的毕业生为后来的学生积累了一种榜样效应:他可以改变世界,我也可以。
在斯坦福大学,熊尚文思考的创业项目不是互联网,而是新能源。他同时在硅谷的2家公司实习,一家生产太阳能发电材料,一家生产大容量电池。“当时觉得新能源是未来的需求,而且社会对新能源需求量非常大,是上千亿、万亿的市场,并且还没有很多人进入这个市场,觉得商机会比较多。”有一天,熊尚文终于想通,新能源这样的项目没有政府支持同时辅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发,基本没戏。
在斯坦福大学的2年,熊尚文感受最深刻的是无论在硅谷还是校园,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很高。的确,在硅谷创业,斯坦福校友这层关系有时候是一大利器。1998年,山穷水尽的佩奇和布林正是通过学校介绍,从校友、太阳公司创始人安迪。贝托谢姆那里拿到10万美元才得以继续创业。“你去问任何一个斯坦福毕业的学生,可能都会告诉你一门叫touch feeling的课。在课堂上,大家先说自己最近的感情和经历,老师会故意调戏你,还通过游戏来造成2个学生的纠纷。当场让学生解决纠纷。”巧合的是,熊尚文在毕业后的三个创业项目都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社交网络应用。
“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一直想回中国创业。”2008年,拿到学位的熊尚文回到北京开始创业,但一开始好运不属于他。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OneCircle华人精英俱乐部”是针对身家在一千万元以上富豪的社交网站。这个网站最高有过1000名注册用户,因为金融危机,来自投资人的资金链断裂,项目夭折。
2011年,熊尚文折腾出了用于私人小范围社交的应用Foxfly.刚开始反响不错,谁知这又是一个悲剧的开始。“上线一个月之后大概有两万多用户,后来苹果也做群聊应用,接下来 Google做,Facebook也做,我们的下载量急速下降,这事儿就算瘫了”熊尚文自嘲道。团队转而开始开发“在这儿”。
“在这儿”的灵感来自熊尚文参加论坛与会议的亲身体验。每次他都不得不和陌生人交换名片并寒暄,而现场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人在,却无法得知。这款应用目的是让参会人员看到在场其他人简单信息,并以真实身份同他人交换虚拟名片——这些只是从理论上能达到的效果,因为这要求参会者都是智能手机并且安装了“在这儿IM”应用。为了解决这个前期障碍,熊尚文不得不亲自去和众多IT、互联网活动的主办方洽谈合作。在活动现场,熊的团队用服务器将活动参与者的简单信息用短信发到每个人手机中。收到短信的人若感兴趣可以回复短信与对方交换名片或下载“在这儿”客户端后自动交换名片。熊尚文也看到了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的泡沫,他给自己的建议是:凡事往前想,能融资就多融资,严格控制成本。
短时间内连续折戟,还是让熊尚文感到了压力。一方面身体不允许他像20多岁时那样玩命工作,另外在香港的父母也在以身边成功人士的标准要求他,希望他赶快成家。熊尚文认为,背负的东西太多、怕输,这些精神层面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互联网的创新。“一个全新的项目和一个国外已经有成功模式的项目,可能创业者就会选择降低风险而去模仿。因为很多时候在中国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一家人都要靠我支持。”
目前,熊尚文也是英文科技博客TechCruch的记者,向硅谷介绍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情况。而一名教过他的教授甚至搞了一个孵化器公司,曾经来上海考察过项目。
“如果有方法能够让时间倒退几年,我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回到二十四五岁,然后马上创业!”熊尚文觉得,自己起步太晚了,去斯坦福太晚了。